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援朝抗倭(七)盤點倭國水師,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務實有一支艦隊留在日本,這事兒皇帝其實是知道的。不僅如此,連高務實留了少量武裝家丁(陸師)在日本的情況,皇帝同樣有所瞭解。然而,這裡有個理解差異。
在艦隊問題上,朱翊鈞歷來沒把海貿同盟的艦隊當成武裝力量來看。在他眼裡,京華的海上武力只有最近幾年新造的那些正經軍艦才算數,所以攏共也沒幾艘。而根據他所獲得的情報,海貿同盟京華關東分艦隊裡頭,是隻有一艘戰艦的,其餘全部都只是武裝運輸艦,故而戰鬥力什麼的恐怕很是堪憂。
可能是武裝運輸艦的“運輸”二字太有誤導性,反正在朱翊鈞的心目中,那支分艦隊大概也就能打打海盜,正經作戰跟他們沒啥關係。這個誤會有多大,那簡直不必分析了。
而在陸師問題上,朱翊鈞當初得到的情報是:“大司徒留家丁一千八百於臨海之三崎城,為其姻家成田氏玉繩城之奧援。”
也就是說,朱翊鈞只知道高務實留了一千八百人的武裝家丁在三崎城,而目的則是給妾室成田甲斐的孃家、成田氏的玉繩城壯膽。
有一說一,如果是早幾年的時候,朱翊鈞一定會覺得一千八百人的家丁軍實力不菲,但是由於這次大明伐元之戰規模太大,出動了足足六十萬大軍,這導致皇帝竟然在戰後變得對數字不太敏感了。
才一千八百人,那能幹得了什麼事,難怪只能給成田家壯壯膽!這就讓朱翊鈞對這支所謂的陸師也明顯過於輕視了,認為這不過就是送過去一些人幫成田家看看家,頂多給三崎城這個海貿同盟在日本關東的主錨地增添一些防禦力量,其餘什麼的大可以忽略不計。
但事實上呢?日本人認為京華分艦隊的實力是“鉅艦三十餘艘,鐵炮精兵近萬,擁堅城,立大筒,不可輕克”。
實際上這個估算在總人數方面還算比較準確,因為當時派來的正規兵力即陸戰隊雖然只有一千八百人左右,但海軍人員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十艘武裝運輸艦的隨艦人員。
按照京華武裝運輸艦的編制,每艘武裝運輸艦定員180人,三十艘就是5400人,再加上關東分艦隊旗艦“左翼輕騎兵”號定員約300人,這就接近6000了。
除此之外,由於早有預計,當時羅遠認為自己要麼需要改建三崎城,要麼需要直接在城之島佈防,故而還經高務實批准,調了一千多名京華基建的設計工匠和強壯勞力,實際上全艦隊帶來了約9000人。
只不過,日本人不太清楚各艦的實際船員人數,所以估算偏低了一點點,但也無傷大雅。
至於這些人的戰鬥力,問問當初斷了四根肋骨的豐臣秀勝,想必他會比較有發言權。
朱翊鈞沒把這支關東分艦隊當多大事,反而問起了高務實口中的倭國水師主力,希望高務實能給他一個比較準確的倭國水師實力判斷。
這一點高務實其實多少有點不好明言,因為現在回頭一看,所謂“倭國水師主力”,搞不好核心力量都是京華幫他們建立起來的!
當初豐臣秀吉主動找京華密議,希望用玉繩城交換忍城,並且請京華不再支援小田原城,為此他派出了自己的弟弟豐臣秀長去和羅遠會晤,很是達成了一些合作條款。
豐臣秀長在會晤中提到一筆大生意,他代表豐臣家向海貿同盟正式提出軍購!
沒錯,就是盡人皆知的那種軍購:買軍艦、買火炮、買火槍、買火藥……甚至他還想引進一些生產線——當然他不知道生產線這個詞,但他的表述無疑就是這個意思:
“為我方建設可修造相關軍艦、火炮、火槍等物之一應設施工具,如需教授訓練匠人,亦請貴方派員指導,我方願為此支付相應現銀。”然後還補充了一句:“價錢好商量。”
可惜羅司令乾淨利落地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