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伐元(九)隱患,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便用誰,他想黜誰便黜誰,這還得了?

何況以皇帝眼下對他的信任,如果再添那樣一場大功,指望皇帝反對他的意見,這本身就已經近乎夢囈了。恐怕到了那個時候,高務實唯一有可能算得上“弱點”的,就只剩一個“功高震主”了。

然而,那還得皇帝真認為他的“功”高到能夠“震主”才行,而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皇帝似乎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這其實也並不奇怪,大明朝的權力架構原本就與過去歷朝不同。大明連宰相都沒有,內閣即便是首輔也沒有“開府”之權,朝廷一切的行政、軍事、司法大權歸根結底全在皇帝一人之手。在這種權力體系之下,高務實拿什麼“震主”?

在大明朝,如果光憑聲望就能震主,那當年的于謙又怎麼會死?要知道,高務實眼下即便立下滅元之功,但這功勞即便再大,性質上也只是錦上添花,於少保當年那可是力挽狂瀾於既倒,差不多可以算作是再造大明瞭呀!

可是于謙的下場如何?英宗復位之後,一個謀反的罪名扣上去,於少保立刻被拿下,最終被判斬絕,而於謙本身也沒有任何抵抗之舉,甚至連辯駁都沒有——他是明白人,知道事已至此,自己說什麼都沒有意義,不如不說。

可笑的是,當初迎回英宗這事還是于謙力主的。原本景泰帝朱祁鈺是不想將哥哥英宗迎接回來的,是在於謙的極力主張之下,朱祁鈺才勉強同意了將英宗迎回。因此,張廷玉在《明史·于謙傳》中還特意記載:“卒奉上皇以歸,謙力也。”

正因如此,以至於景泰八年代宗朱祁鈺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上皇朱祁鎮恢復了帝位,宣諭朝臣以後,雖然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但後來還發生了一點小故事。

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等人先誣陷於謙等人制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科道官上奏。

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

奏疏上呈後,英宗想起自己能回來也多虧了于謙力主迎接,不免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連忙進言道,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事關皇權,英宗也顧不得良心譴責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

事實上,于謙被抓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因為彼時于謙手裡仍實際掌握京師大部分兵權,如果他真要反抗,這政變能否成功都很難說。

但無論如何,于謙這一死給大明朝留下某種“政治遺產”式的政治思維,即大明的文官無論看起來擁有多大的權力,在皇帝面前也不會反抗,或者沒有反抗的能力。後來的皇帝們之所以越來越敢於向文官放權,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摻雜其中。

那麼,既然大明朝上上下下都不會覺得高務實能有“功高震主”的可能性,立下滅元大功之後的高務實豈不就可以算得上無懈可擊了?到那個時候,高務實自身無懈可擊,那他一旦打擊異己,心學派靠什麼抵抗?

這就好像兩個人決鬥,其中一人金剛不壞,他無論是神功精絕還是亂打一氣,最終死的都只能是他的對手。這還鬥什麼鬥,不如早早認命拉倒。

申時行願不願意認命拉倒或許還不好說,畢竟他這人和徐階很像,沒準能忍辱負重等待時機,但以王錫爵的性格來看,他是肯定不會認命的,一定會選擇鬥到底。

以眼下這般局面,高務實離“金剛不壞”看來已經只差這場勝利了,王錫爵難道真的會傻傻等到他獲勝再去反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