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戰爭序曲(一),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主,此前丟了察罕浩特幾日也沒見圖們心疼。這樣一來,只要我軍不曾重創圖們主力,則圖們就不可能真正受到限制——我軍出塞,則他大可以退走;我軍回師,他卻又能再次出擊。
本兵當知我軍勞師遠征所費不菲,但在草原之上卻又未必能尋及圖們主力予以重創,如此這般來回拉扯,其利在虜而不在我……本兵可有良策?”
周詠這些年都在於軍務打交道,至少兵書還是讀得挺熟的,因此立刻回答道:“這般局面之下,唯有攻其必救方可引圖們上鉤,而我軍則當於中道設伏,守株待兔以破之。”
高務實哂然一笑,問道:“那麼本兵以為,何處是圖們之‘必救’?”
“這……正欲與大司徒商議。”周詠略有些尷尬地回答道。
“難就難在此處。”高務實輕嘆一聲,搖頭道:“對於真正的蒙古人而言,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他們的‘必救’之地。”
頓了一頓,補充道:“或許成吉思汗的陵寢可以算吧,可惜我們並不知其所在,即便知道……那也不可能是在遼東塞外。”
那是當然,成吉思汗陵雖然一直到後世都不能確定其具體位置,但根據鄂爾多斯部這個守陵部落的駐牧地區就知道,大機率是在黃河河套或者附近地區,再怎麼說也不會跑去東北。
這就是遊牧民族的一大優勢,萬里草原都是他們的生活區,雖然水草豐美之地總是最好的,但其他地區也並非不能過活,因此當他們在一地處於危險的情況下,只需要避走他地即可,談何“必救”?
只有反過來,遊牧民族看待農耕民族,那才有很多必救之地。比如著名的“燕雲十六州”就是其中典型,中原農耕民族只要丟了燕雲十六州,多半就是被遊牧民族壓著打的時代。
總而言之,周詠剛才這話雖然符合兵書之常理,但蒙古人原本就不在“常理”之內。
按照高務實過去的想法,“收服”蒙古人不難,如土默特那樣,只要先確保大明自身能夠守得住,然後靠著經濟影響,就能讓蒙古人低頭稱臣;但是“收復”蒙古卻不容易,因為收復意味著你得有能力滅了對方,可是把蒙古人攆走容易,滅掉……你首先得追得上,其次還要守得住,那樣才可能啊。
在大草原那種環境下,光是“追得上”就已經難如登天了,更何況守得住?茫茫無際的大草原怎麼守?無非你自己也派一支騎兵過去不停的追殺他們,讓他們連放牧的機會都沒有,這樣才能消耗他們的實力,讓他們要麼選擇臣服,要麼選擇流亡,舍此之外絕無他法。
然而在沒有機械動力之前,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情況只有一個:你的騎兵比蒙古騎兵更強大。
大明準備察哈爾決戰之所以費了這麼多年,難道真是正面戰場打不過麼?顯然不是,因為漠南之戰就已經表明,在正確的火器使用思路之下,火器部隊已經具備了與蒙古騎兵正面作戰的能力。而在遼南之戰、遼北之戰結束後,這種優勢便表現得更加明顯。
可以說,如果能有一場仗是圖們拿他的六萬鐵騎與明軍主力打正面決戰,高務實一刻都不必等,直接調集薊遼主力出塞就能一戰滅掉察哈爾。
問題是圖們又不是傻子,三場大戰下來他還看不清這種趨勢麼?他和布日哈圖絕對不會再做這樣的試探,更別說決戰了。他們只會再次祭起蒙古人的老套路,從整個戰略層面都執行“曼古歹”戰術。
曼古歹戰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其實就是隻有我打你,不讓你打我。
所以這些年大明做的準備都是些什麼?一方面是繼續強化邊境防禦,另一方面是加強步兵反騎兵,但最為重要的一方面則是藉著土默特臣服的利好,不斷積攢騎兵,訓練培養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高務實為什麼不肯讓遼東李家軍損失太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