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戰爭序曲(十二),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布塔施裡的“另有緣故”一點也不難猜:主帥額爾德木圖遭到圖們大軍的主要打擊,損失必然不輕,嚴重影響戰後主帥副帥之間的實力對比。
要知道,除了個別威望極高的人之外,蒙古人之間一貫是以實力說話的,你這主帥吃了敗仗、損失慘重,威望實力雙輸,此時此刻難道不是我這副帥的機會?
不過這其實還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此時此刻“大明金國”內部的權力架構。
首先,大明金國本身是一個在法理上有點問題的“國”。它既承認自己是蒙古的一部分,名義上一直不曾否認控制察哈爾部的蒙古左翼圖們大汗為全蒙古大汗——注意這個“不曾否定”:它不是肯定,只是沒有否定,這是一種帶著“模糊化處理”的態度。
與此同時,它的“國家元首”是“順義王”,而不是徹辰汗。這一點很重要,意味著大明金國在本國的國家元首之上,還有一個更高層級的“統治者”,即有權冊封“大明金國順義王”的大明皇帝。
換句話說,大明金國的國家屬性理應是大明的屬國——這裡也要注意用詞:理應。
綜合上述兩點,大明金國其實有兩個“宗主國”,一個大明帝國,一個蒙古汗國。但是這兩個宗主國的性質本身也不相同。
對於“蒙古汗國”這個宗主國,主要是出於民族心態上的一種認同,使得大明金國很難直接表示否認,另外也因為民族傳統等原因,大明金國在執行《阿勒坦汗法典》的同時,也執行《圖們汗法典》——選擇性的執行。
而對於“大明帝國”這個宗主國,則主要是出自於經濟依附的原因,是“不得不服”的一種狀態。高務實對大明金國的控制,某種程度上是將後世的國際關係學和經濟學上的一種學術思想反過來執行(指“去依附”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我這裡說多了估計又會404)。
在這種情況下,以當前大明金國統治者或者說統治集團的政治水平,顯然不可能想出什麼有效的應對之法,更不可能有“軟著陸”的理論水平和執行能力,所以他們只能“依附”。
那麼回過頭來看,大明金國現在很顯然處於一種扭曲的狀態:在民眾思想和國家名義上無法否認蒙古汗國的“正統”,在現實需求尤其是經濟依賴上又無法脫離大明帝國的影響和控制,只能苦苦掙扎於理想與現實之間。
這些算是“建制”層面的問題,但問題遠遠不止這些,比如還有在其下更加複雜的權力分配問題。
俺答汗時期因為俺答本人的威望關係,高務實還不大插得上手,但後來俺答去世、漠南大戰爆發,高務實就毫不客氣地給土默特挖了一個大坑。這個大坑在當時完全看不出來,但後來一直髮揮著巨大的作用。
什麼坑?“三權分立”的大坑。
這個三權分立可不是後世說的那個三權分立,這裡說的是把漢那吉、鍾金哈屯和恰臺吉三人組成的大明金國統治體系,它真正比較合適的類比其實是羅馬共和國末期的“三巨頭同盟”(指凱撒、龐培和克拉蘇組成的“前三頭”)。
這套大明金國版的“三巨頭同盟”明明很穩固,保持了土默特這些年的國策和政局平穩,為什麼會是個大坑?
因為恰臺吉比把漢那吉、鍾金哈屯夫婦年長得多,如無意外則必然會先離世,而恰臺吉的離世則一定會導致“三巨頭”平衡被打破。
在原先這個三巨頭體系下,如果要簡單劃分權利屬性,那麼應該是這樣的:把漢那吉擁有決策權,鍾金哈屯擁有否決權,而恰臺吉則擁有一個很神奇的改變權。
決策權最好理解,他是順義王嘛,一切政令軍令理論上都要由他來下達,這就是決策權;
否決權也不難理解,因為鍾金哈屯掌握的實力很強,雖然她手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