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伐元(五五)全線進展,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南京兵部和北京兵部有所區別,並非總由實學派人士擔任——甚至可以說經常都不是實學派出身的官員擔任——但歸根結底,軍務是實學派主掌的,南京軍力拉胯成這樣,高務實雖然不是兵部尚書,卻也感到臉上無光。
不過話雖如此,高務實更關心的卻是皇帝為什麼要和自己說起這件事。南京漕軍暴動的事高務實已經有所安排,大致是兩個方向:一是讓魏國公去安撫漕軍,免去此前漕船損失的賠償,將這筆賬算到倭寇襲擾的頭上,讓漕軍失去暴動的理由和必要;二是以寧波港的吳遜牽頭,查清楚那批“倭寇”的來歷,做到冤有頭債有主。
不過,前者魏國公實在有點不爭氣,覺得背後連兵都沒準備好,實在不敢跑去和已經暴動的漕軍見面,所以才有應天、鳳陽兩巡撫集合兵力這一茬。後者則很難查得那麼快,吳遜就算再如何了得,但除非這事本來就是他乾的,否則不可能高務實的命令一到,他那邊就已經找出了真兇——總得給人一點時間嘛。
高務實認為,朱翊鈞並不是一個特別操切的人,他是一貫能給臣下做事留出必要時間的皇帝,因此他在密旨中提到南軍這些情況,應該也不是想要催促自己。既然如此,皇帝這麼做是為什麼呢?
整備南軍?有這個可能,但也只是可能而已。南軍又沒有明確的預備任務,皇帝也不至於為此著急才對。整備南軍這事兒就算要做,等北方的仗打完了再做難道就不行?
漕軍暴動這件事明顯可以用政治手段解決,皇帝總不會因此擔心南京會丟吧,那也太扯淡了——不是說南京城防強大,而是漕軍但凡沒瘋,就絕不會真的去攻打南京。
所以,皇帝在密旨中提及此事,肯定是有其他意指。高務實隱隱懷疑,莫非皇帝也覺得南方官員抱團已經威脅到了統治,因此這次是在試探自己願不願意針對南方來一次整肅?
這事暫時還不好確定,只能說有些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之意,高務實決定先不做明確表態,含糊其辭地“答允”一下就是了,具體還是等後續脈絡清晰之後再做決定。
不過皇帝比較清楚的說了南軍表現,大概對於南軍的現況確實不滿,高務實決定還是要提醒一下田樂——也就是時任南京兵部尚書,讓他先對此提出一些改進辦法。反正這樣的大事絕非一時就能決斷下來,等前前後後的程式走得差不多,自己也該回京了,到時候再插一腳也來得及。
嗯,第二條訊息原本是個好訊息,加上皇帝這道密旨則難說了。只能說如果皇帝真的是對南方官員抱團心有不滿,那或許仍然是好訊息吧。
第三條好訊息是麻貴傳來的。麻貴在和阿巴岱賽音汗在三峽口附近拉鋸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找到機會和後者打了一場。這場仗的陣勢不算大,看描述應該是麻貴抓到了阿巴岱賽音汗的尾巴打了一場。
此戰的戰果不算輝煌,殲滅外喀爾喀部蒙軍僅約一千餘人,但成功將阿巴岱賽音汗趕走。麻貴從對方的逃跑軌跡估算,阿巴岱賽音汗可能會繞道南下,只是這走法並不常見,所以具體線路難以預知。
其實說起來,如果時間迴轉二十年,殲滅千餘蒙軍已經是難得的大捷了,屬於可以讓皇帝告太廟的那種。可惜時過境遷,如今朝廷居然被高務實養刁了胃口,這個數量級的殲敵人數變得不再顯眼。
高務實估摸著,朝廷方面收到訊息大概也只會嘉獎一番,給麻貴升個虛銜、給個世襲名額之類,了不起再給幾十兩賞銀、賜件袍服也就完事了。
然而阿巴岱賽音汗被趕得只能“不走尋常路”地南下,這事卻讓高務實有些皺眉。阿巴岱賽音汗就算損失了千把人,手裡應該也還是有將近三萬騎兵,他要是在南邊打劫麻貴部的糧道,只怕也是個不小的威脅。
麻貴部離得太遠,高務實擔心太細節的指揮反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