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莽對莽(上),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州兵的作戰方式與麻承勳多次交手的蒙古人有很大的不同。此時建州騎兵不多,長在步卒,而步卒則分兩類,一類是近戰持刀、盾者,一類是持弓而負刀者。
前者專司近戰,但並不是如戚家軍一般,持刀的持刀,持盾的持盾,建州是合二為一的做法,這一類士卒負責左手持盾開路,逼近之後以右手刀殺敵;後者則先隨前者逼近,待進入弓箭射程則開弓射箭,若進入白刃戰則棄弓,從背上卸下刀來近戰。
換言之,如果說戚家軍是每名士兵各司其職,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極致,那麼努爾哈赤的建州兵則要求一人至少能司兩職,前一類攻守兼備,後一類遠近皆宜。
當然,這和雙方的經濟實力以及人口多寡有關,戚家軍雖然各司其職,但由於背靠大明這樣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他那幾千精兵當然可以專精一項,以期達成最專業的水平。
努爾哈赤則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只能更積極的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口和經濟的不足就用訓練和勇猛來補上。此時的建州女真人生活並不富裕,為了努爾哈赤提供的充足糧餉,他們能吃得下這樣的苦;而為了努爾哈赤一貫大方的戰勝賞賜,他們也願意拼命作戰。
努爾哈赤的這套戰術在此前頗有實效,但今天才一出場就吃了個虧。
東西兩部最為突前的部分正巧撞上剛剛奉命上前偵查山谷窄口的那隊探馬,探馬人數不多,只有二十多個,但他們的騎槍是提前裝彈了的,此時一見有人衝下山來,下意識操起騎槍就打。
萬曆二式騎槍款的燧發機構進行過一點改良,發火成功率比之前高了不少,這一輪自由射擊全部成功打響。對方的刀盾手雖然敏捷地舉盾格擋,但被擊中的人竟然全被洞穿了木盾,打傷了十多個,其中當場斃命兩人。
眼見得自家的盾牌擋不住對方騎槍,努爾哈赤心中一凜,冒出的頭一個想法不是害怕,而是“看來今後對戰明軍必須給盾牌至少加上一層鐵皮”,轉而又想到“還得弄一支明軍騎槍來試一試盾,看那鐵皮須得多厚”。
與此同時,額亦都與安費揚古兩個負責領兵的主將也是心頭一緊,但卻不約而同的大喝:“衝鋒要快,快!”
既然擋不住,那就要儘快拉近距離,直接把對手拖入白刃戰。他們倆不是不知道對方的騎槍可以套上刺刀,也不是不知道刺刀陣如今的赫赫威名,但他們同時也知道刺刀陣並非騎兵所用的——騎槍的槍身本就比步槍的槍身要短,雖然配套的騎槍刺刀會比步槍刺刀長一些,然而由於冶金能力的限制,這加長的部分還是有限,不能補足槍身的縮短部分。
總體而言,帶上刺刀的騎槍依舊比帶上刺刀的步槍要短將近一尺。
而在高務實一貫的“火器化”、“後勤簡化”和“降低士卒戰備負重”思路下,明軍騎兵現在都開始慢慢淘汰馬刀,只以“騎槍刺刀”作為主要武器配備。
麻承勳所部作為高務實的“嫡系部隊”,自然是最早接受這種改革的一批,這就導致了他們一旦失去火槍遠射機會,就只能用騎槍刺刀來進行交戰。
這種情況平時其實不容易出現,因為畢竟是火槍騎兵嘛,自然有著各種“放風箏”的打法,但好巧不巧的是今天是在一處河谷之中,基本上沒法“放風箏”。
這個劣勢一下子就被額亦都與安費揚古發現了,兩人遂督促所部建州兵不顧一切奮勇向前,雙方的距離飛快拉近。
一輪騎槍打傷十餘人的明軍探馬現在當然也不必再探了,一個個勒馬回身往主力部隊靠攏,同時還按照訓練要求在馬上開始換彈藥。
京華雖然有紙殼定裝藥,但畢竟不是銅殼子彈,連續射擊什麼的還處於做夢階段,因此每打完一槍還是要換彈藥,只不過紙殼定裝藥可以加快這一過程,並且避免士兵絕大多數誤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