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投名狀,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皇貴妃的誠意是什麼?如果按照鄭皇貴妃在宮裡對張誠所說的,那這份誠意就是:“必教太子保申、王二公三代富貴尊崇,將來二公但有建言,本宮自也會在宮中旁敲側擊,以為策應。”

不過,張誠覺得這本就是題中應有之義,倘若只是如此,恐怕尚嫌不足,難以滿足“申、王二公”的胃口。

尤其是今日與王錫爵的會面看起來又不是很成功,王錫爵這人給他的感覺是相當不好說話,皇貴妃娘娘這兩條“誠意”在他眼裡,指不定就是“說了等於沒說”。

所謂“必教太子保申、王二公三代富貴尊崇”,大抵應該是指申時行、王錫爵二人及子孫兩代後輩都能得到“太子殿下”關照。可是,別說申時行和王錫爵怎麼想,就算他張誠也覺得這話沒什麼意義。

申時行、王錫爵兩人都是閣老,只要自己不出什麼事,這一輩子的“富貴尊崇”基本上已經算是到頂了,再要進一步富貴尊崇那也沒有——這二位又不會領兵打仗,文官封爵這種事怎麼看也輪不到他倆。

至於他們的子孫兩代,理論上“太子殿下”將來的確有可能關照得到,可是“太子殿下”尚在襁褓之中(朱常洵出生於萬曆十四年二月,此時還不到兩歲),有些事可不好說太早。

按照這個時代小孩子的夭折率,哪怕是天家孩子的夭折率來看,是能健康成長,還是說沒就沒,至少也要到六七歲的時候才看得出一些端倪。

甚至六七歲都不算完全靠得住,還要看這孩子平時結實不結實。比如先帝穆廟幼時就讓很多人不敢看好,原因就是他幼時多病,哪怕只是些頭疼感冒流鼻涕,一旦出現的時候多了,也說明體格不夠強健。

雖然穆廟在兄弟們之中撐到了最後,但……也不過是壯年即崩,這說明小時候的身體情況如何對長大之後的確是有影響的。

不過話說回來,皇三子朱常洵目前看來倒是很健康(皇次子已夭折),反倒是皇長子三不五時病一病,讓人揪心。

就假設皇三子朱常洵能夠長壽好了,可是他能不能關照“申、王二公”的子孫兩代,這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首先得是當今聖上說了算啊。聖上要是活得好好的,跟世宗一樣御極四十多年怎麼辦?哪還有“太子殿下”關照的機會?等他繼位,“申、王二公”的孫子都快要當爺爺了。

比如申時行之子申用懋,他是嘉靖三十九年生人,今年已經二十有八(虛歲),兒子都已經開蒙讀書了,三十年之後豈不是做爺爺的人?

又比如王錫爵之子王衡,乃是嘉靖四十一年生人,今年也已二十有六(虛歲),只比高務實大一歲,但兒子也已經……連續夭折了兩個。

順便說一句,王錫爵長子王衡的長子王鳴虞訂過娃娃親,物件就是申時行的長孫女,可惜這娃運氣不太行,才幾歲就沒了。

於是這事反倒讓申時行很為難——他這長孫女也不過是幾歲的小女孩,還是天真爛漫的年紀,掛著“守寡”甚至“剋夫”的名頭,著實太殘忍了些。可他申時行又是狀元出身的大明首輔,若是帶頭不遵禮法,難免又擔心人言可畏,真是進退兩難。

好在王錫爵很講義氣,指示兒子王衡以未來公公的名義寫了一封休書給申用懋,請申用懋簽字畫押,雙方“好聚好散”。

王衡這封休書寫得很煽情,把兩家的情誼說得重如泰山,只可惜兒子福薄,消受不起,但這事無論如何都不怪申氏小娘云云。

他甚至在休書中勸申小娘子“完璧出閣”,不可拘泥俗禮,以免給兒子九泉之下“再造他孽”……總之非常誠懇。

申用懋這邊反倒猶豫了兩個月,這才扭扭捏捏的簽了字(休書這東西在大明並非男方寫了就生效,有很多詳細的規矩),但是對於女兒的婚事,他現在反倒不敢再那麼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