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員的。

大明重視軍功嘛,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武臣穿蟒衣的反而比文臣多,文臣穿蟒衣那不僅是極大的恩賞,也幾乎等同於在自己身上掛滿了戰功勳章。

例如高務實,他就是因為數次大軍功而獲賜蟒衣,甚至現在早就穿了坐蟒衣——臣制中蟒衣裡的最高檔次。

楊巍早年倒是有過軍功的,因為他很早以前就做過宣府那邊的兵備道(分守口北道兵備副使),後來又做過宣府巡撫、陝西巡撫、山西巡撫——正是此時跟張四維搭上線,而且在俺答封貢之事中還立了功,確保了邊境安定。

不過這些功勞都是守土之功,並沒有太多大明最認可的首級作為支撐,何況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該賞的早已賞過,所以現在這件蟒衣賞得就比較突兀。

至於什麼名貴藥材,什麼蔭一子國子監讀書之類,在蟒衣面前反倒不值一提了。

於是到了次日,楊巍又上疏請辭蟒衣和恩蔭——藥材倒是收了,因為皇帝賜物實際上都是面子大過裡子。說是說一批,但比如人參的話,可能就一根,其他也都差不多,加起來攏共也沒幾個錢。

不過這一次,皇帝就很堅決了,不允辭。楊巍再辭,皇帝繼續不允辭,楊巍只好拜領。然後他一天都沒等,當天下午就直截了當打了包袱,坐著“公務用車”回山東了。

高務本、王之楨和楊巍的辭任為何都這麼快就發生,這個先不著急說,因為高務實做的還不止這些。

又次日,已經上疏請辭但還沒有得到批覆的王之楨再次上疏,在繼續請辭的同時,他又題奏道:錦衣衛指揮使缺任已經有些時候了,此前西北之戰時錦衣衛明明發現過一些蛛絲馬跡,但最終沒能堅持要求徹查,這其中也有錦衣衛指揮使空缺的原因。

故此,他請皇帝儘快考慮錦衣衛指揮使人選,並舉薦中軍都督帶俸、武清伯李文全任錦衣衛指揮使,並以“臣深知陛下孝順聖母”為由,建議皇帝擢封武清伯李文全為武清侯“如故事”。

這道奏疏上去就有點威力了,一時驚得不少言官聞風而動,紛紛交章上疏,彈劾並痛斥王之楨無視祖制,媚上求恩。

王之楨這一波捱罵遭劾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問題主要倒不是出在他推薦武清伯李文全任錦衣衛指揮使之上。

這是因為李文全的身份。李文全何許人也?他是前武清侯李偉的長子,而李偉是皇帝生母慈聖太后李太后的父親。也就是說,李文全是皇帝的大舅。

錦衣衛指揮使不比朝廷中的其他官職,其任職特點和要求只有一個:皇帝信任。

大明朝雖然一直以來有打壓外戚的習慣,說起來如錦衣衛這樣的特殊機構是不太應該用外戚執掌的。然而之前已經說過,錦衣衛現在文臣子弟恩蔭入衛極多,文官化的傾向很強,已經越來越不像是一個能夠威懾文官的暴力機關,從皇帝的內心而言,這種局面並不正常,也不應該。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文官獲得武勳的時候越來越多,可只要他還不足以封爵,按照慣例而言又只好不斷地把他的子弟恩蔭進錦衣衛,所以這一趨勢又沒法改變。

於是乎,皇帝只好不斷地任用親信掌握錦衣衛的頂層,而把文官入衛的子弟放在閒差上,或者乾脆就是“帶俸”——只拿錢,不上班。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外戚進入錦衣衛作為一種平衡手段,也就不奇怪了。而文官們絕大多數情況下也會對此抱持默契,不會強烈反對——畢竟那是錦衣衛啊,特殊性是擺在那兒的。

既然李文全身份特殊,去做錦衣衛指揮使也不算什麼過分的安排,為何王之楨還是被噴了呢?原因在他建議皇帝加升李文全為武清侯。

李偉當年就是武清侯,李文全作為長子,襲爵的時候被降了一等,這是按照外戚襲爵的規矩來的,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