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章 正國本(圩八)異議,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少見的,劉馨對高務實的這個戰略規劃性意見表示了質疑。她一邊看著地圖,一邊思索著道:“為什麼拿下孟加拉和取得在南亞次大陸的港口要分步走呢?我認為這兩件事並不會互相干涉,完全可以同時進行,而且從時間節點上來看,現在就開始針對港口做提前佈局也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這幾年來高務實能夠得到的反對意見無論從朝堂上還是京華體系之內,都已經越來越少了,但並不代表他就習慣了獨斷專行。

前世養成的思維猶如一枚鋼印,在他的潛意識中刻印得很深,他深知自己遠非完人,一定也會有失誤的時候,所以在任何場合他都不會用一種“你懂什麼”的蠻橫去對待不同意見。

恰恰相反,正因為他現在能得到的反對意見越來越少,使得他更加慎重,一旦有反對意見出現,他會十分認真的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漏算了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湖塗。”

高務實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他並不是天才,其所強於當朝諸公的,無非是幾百年的歷史洞見與無數先輩證明過的一些原則,如‘二分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所以他越是功勳卓著就越是提醒自己:不要自負,不要自滿,不是你高務實多牛逼,你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不要讓自己從巨人的肩上摔下去!

諸葛亮何等大才,以蜀國一州之地打得曹魏派出司馬懿也只能被動防禦,但他為人做事卻偏偏最是謹慎。甚至就連讓馬謖守街亭,那原本也是極其簡單的任務,每一步該怎麼做,諸葛亮都明確告知過馬謖,可鬼知道馬謖這廝自作聰明,生生把一個天上掉下來的立功機會浪到天涯海角去了?

正是因為歷史上已經有過這種前車之鑑,所以高務實的各種戰略佈局往往是一力求穩,務求杜絕激進。

他的這種思維倒也不是憑空得來,甚至可以說還是有理論依據的,即《孫子兵法·形篇》中所言:“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簡單的說就是:什麼叫善戰?就是先讓我自己處於不敗之地,然後等敵人露出破綻,我再擊破敵人的破綻,於是就戰勝了。

不敗的關鍵在於自己不露破綻,戰勝的關鍵卻要看對方是否露出破綻。因此,所謂善戰,其實主要在於能做到自己不露破綻,而不在於保證敵人一定露出破綻——你怎麼知道對方就不是高手呢?

孫子在這段兵法中講述的道理,其實高務實前世就很熟悉,而且中國人恐怕人人都聽過:底線思維。

你不能指望敵人做什麼都按照你的預料或者期盼來,那麼你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堅持做好自己的事。

這就好比九陽神功的大成的張無忌,任你滅絕師太打我一掌、兩掌、三掌,那又如何?我內力深厚,可以源源不斷的自我修復,因此九陽神功的特性便是“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放在國家層面來說,九陽神功其實就是為大國專門定製的克敵制勝之法:我只要能做好我自己,任你再怎麼強橫,再怎麼劍走偏鋒,我都扛得住,而最終則一定能耗死你。

這個道理其實並不難理解,也不難領悟,甚至不需要太過高深的戰略思維,只要能堅持實事求是的處事態度即可。

明末的時候,從熊廷弼到孫承宗,他們的戰略其實都是“九陽神功”:靠著大明的國力碾壓後金,不求一擊必殺,但求日拱一卒,因為時間是站在大明一邊的。

然而他們忽略了一點,大明的綜合國力雖然遠比後金強大,但大明的結構性問題太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