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廿一)雙簧,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心齋的馬場規模在京華所擁有的馬場當中並不算大,但放在京師來說那就大得很了,也就只比禁衛軍京北大營的馬場規模小,甚至大於錦衣衛緹騎的馬場和淨軍的馬場。至於東廠就更別提了,他們是和錦衣衛合用馬場的。
這沒什麼好奇怪,因為京華不僅是蒙古馬內銷的最大二手販子,而且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建設自家的牧場用以培育新品種馬匹。
高務實在這件事上十分上心,一開始就做了分類規劃,按照乘馬(戰馬)、挽馬、馱馬三個大類來進行育種。雖說目前為止,主要進展的取得還是集中在戰馬這一塊,但專業挽馬和馱馬的種馬、母馬也隨著遠洋貿易範圍的不斷擴大而得到了一些引進,只是尚未出現足以令他滿意的成果罷了。
動物的生育和種群定型,包括基因代際傳承之類問題都是有客觀規律在的,這種事急不來,堅持幾十年時間能初見成效,那就很不錯了,可不是高務實能發揮什麼穿越者金手指去改變的。
何況他對這些知識的儲備原本就頗為有限,頂破天也就只能進行一點戰略方向層面的指導,具體差事還得依靠以蒙古人為主的專業牧馬人去做。對他而言,明確方向、經費給足,這就是自己能做的全部了。
高務實一直希望培育出頓河馬、伊犁馬之類在後世大名鼎鼎的馬種(類似也行),但他當時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條件非常不成熟,因為手頭只有蒙古馬。
好在,蒙古馬本身也是上述兩種名馬的重要育種基因來源——因為都需要蒙古馬的超強耐力、易於飼養、性情溫馴、適應性強等頂級特質,所以當高務實掌握了頂級蒙古馬的重要產區和對外貿易渠道之後,京華就有了和其他地區政要、商人進行交換的籌碼。
還記得當年把漢那吉送給高務實的那批烏珠穆沁白馬麼?高務實後來不僅蒐集最好的烏珠穆沁白馬,還特意在派人在蒙古各地考察調研之後定下了“蒙古四大名馬”,即烏珠穆沁白馬、阿巴嘎黑馬、東勝走馬、清平鐵蹄馬。
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稍加說明:其一,所謂“東勝走馬”和“清平鐵蹄馬”,這“東勝”與“清平”都是按照明朝的稱呼來定名的。
東勝指的是明朝東勝衛,但因為種種原因,一開始設定的東勝衛早已遷走,如今這地方並不由大明直轄,而是在鄂爾多斯部手中。具體位置在鄂爾多斯部濟農汗帳伊金霍洛的西南兩百里左右,是蒙古人烏審部所在,後世則為烏審旗。也因此,產於此地的特殊馬種稱之為烏審馬、烏審走馬。
東勝如此,清平自然也一樣,乃是指明初設定的清平衛。明初的清平衛設定比較靠北,位於後世內蒙古赤峰市西北約兩百餘里(100多公里),為克什克騰旗。這清平衛同樣也是設定很早,遷走也早,但是——現在這地方又被大明直轄了,屬大寧轄地。
沒錯,就是北伐察哈爾勝利過後重建大寧城之後的事。高務實在此戰之後堅持重建大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設定大明自己的軍馬場——但顯然不會只有軍馬場,京華自己也在這裡買地建設了馬場。
說到這裡就能看出,高務實搞出來的“蒙古四大名馬”其實就是後世內蒙古四大名馬,不過這四種馬的確優秀,倒不是高務實以次充好。
這四塊名馬產地有兩塊在土默特手裡,一塊在大明手裡,一塊在鄂爾多斯手裡。按照他的規劃,鄂爾多斯部將會在西征勝利之後西遷七河地區,於是就會把烏審馬——也就是東勝馬的產地讓與大明。大明這時就有了兩塊名馬產地,可在名馬培育上與土默特分庭抗禮。
當然,鄂爾多斯部也不虧,因為七河地區也是良馬產區,到時候朝廷在伊犁培育和推廣伊犁馬,肯定也少不了鄂爾多斯部的參與和分享——不過到時候他們可能要改名七河部了。
總之,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