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七)新罪名,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很清楚的講述了京華基建是如何暗示他“下水道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高元輔對此的關注,最終“迫臣召集士紳賢良,共議捐資助工,而京華基建以此獲利鉅萬”的全過程。

不得不說,進士出身的知府老爺文筆甚佳,將整件事詳略得當的描繪得猶如親見,朱翊鈞似乎都能想到那個畫面了。不過朱翊鈞更重視的卻是另一件事:資料。

這位府尊將京華基建提供給他的財務清單直接奉上,其中包括各類物料、用工開支,以朱翊鈞從未見過這類清單的新手角度來看,光是“承插式水泥管”就佔了全部資金的三成多一點,似乎確實有點問題。

而且,光是修一個徽州府府治——也就是歙縣縣城的“下水道”,居然要花三萬多兩銀子,而用在“承插式水泥管”的購買就花掉一萬一千兩,這屬實是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難道務實真的從中牟取暴利了?朱翊鈞腦子裡閃過這個想法,但他很快搖了搖頭——不是堅信高務實不會從中謀利,而是他忽然想明白了一點:就算真是,那又如何?

不要跟皇帝講法治,皇帝根本不在乎這個。朕口含天憲,言出法隨,有罪沒罪那得看朕怎麼想。

“朕”會怎麼想呢?

很簡單:務實的功勞天下第一,而且當今朝廷裡頭根本沒有人比務實更好用,所以他就算撈點錢又如何?

而且歙縣作為徽州府治乃是上縣,花費三萬兩,那麼中縣或許要花兩萬兩,下縣或許花一萬兩。如此推及全國,假設都來一次“下水道工程”,大明一千多個縣,確實要花很多錢,可是……這關我皇帝什麼事,務實也沒讓我拿錢啊!按照這位徽州府尊的說法,這筆錢是“鄉紳賢良”們出的啊!

其實朱翊鈞這個上中下三類縣的各自花三萬、兩萬、一萬的估計很不準確,但皇帝不會為此細細計算,他就是簡單估算一下。

明代千餘個州縣分成若干等級,這種等級劃分方法大體有四種:

一是以區劃地理位置劃分的等級。

兩京所在地的縣地位最高,稱為京縣;其次是布政司所在地的府屬縣,稱為首縣;再次是府和直隸州所在地的縣,稱為倚縣或附郭縣,如歙縣就是這一類;然後是府和直隸州所屬的縣,稱府屬縣;最下是隸屬於普通州的縣(既要接受府的領導,又要受州的管轄),稱州屬縣。

二是以田賦多少而劃分的等級,這也是後世一般人最熟悉的劃分方法。

凡納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納糧六萬石以下為中縣,納糧三萬石以下為下縣。

三是以本縣事務繁簡而劃分的等級。

“府以田糧十五萬石以上,州以七萬石以上,縣以三萬石以上,或親臨王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並有軍馬守禦,路當驛道、邊方衝要供給去處,俱為事繁;府、州、縣田糧在十五、七萬、三萬石以下,僻靜去處,俱為事簡”。

不過要說明一下,這種按事務繁簡劃分的等級,主要用於州縣官升遷黜降。

“外官有才勘治繁,見任偏僻;及勘治簡,見任繁劇地方;巡撫、巡按官奏請更調者,酌量更調;或俱無可取,起送部別用。”

四是以州縣人口多少和疆域大小劃分的等級。

州縣地處東南及平原地區,人口較多,一般人口在20萬以上稱為繁劇州縣,亦號稱大州縣;人稀少的則為小州縣,即使事繁也不免有小縣之稱,如當時的舒城縣東西90裡,南北90裡,編戶42裡,人口人,郭懋“起補舒城,舒小而繁”,被稱為小縣。

州縣地處西北及山區,人口雖少,但疆域較大,亦號稱大州縣,即使事簡也不免有大州縣之稱。如四川雲陽縣,東西160裡,南北240裡,時人口人,人口與舒城縣大致相同,編裡也不多,人口不足兩萬人,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