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廿四)新槍:萬曆三式!,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時,往往會因為彈頭自轉而獲得更遠的射程以及更高的精度。
這個原理其實就跟小孩子玩的陀螺一樣,因為彈頭旋轉而大大提高了彈頭射擊之時的穩定性。
這也是現代軍隊除了一部分自帶尾翼,或者沒有必要採用線膛的彈藥採用“滑膛”發射以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以“線膛”為主的主要原因。
但這裡卻有個問題,在十七世紀(1601-1700年)的歐洲,當時明明已經有了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線膛槍”,也就是“來福槍”,可當時的歐洲軍隊卻還是更喜歡沒有膛線的“滑膛槍”,為什麼呢?
要知道,從十七世紀中葉開始,就一直都被很多歐洲軍隊大規模裝配的燧發槍,其中又可以細分為“燧發線膛槍”和“燧發滑膛槍”,但歐洲軍隊所裝配的卻絕大多數都屬於沒有膛線的“燧發滑膛槍”。
而且,這種情況更是一直持續到了1848年,也就是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在跨越了近兩個世紀以後,沒有膛線的“燧發滑膛槍”才被有膛線的“燧發線膛槍”逐漸取代。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是不是因為線膛槍出現的時間比較晚,沒有趕上歐洲軍隊更新武器的風口?
誠然,線膛槍出現的時間確實比“滑膛槍”要更晚一點,畢竟“線膛”也是基於“滑膛”的基礎才衍生出來的。可問題是,早在公元1420年,也就是十五世紀初期,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紐倫堡的一個鐵匠,就已經發明瞭世界上第一把有膛線的線膛槍,只不過這個時期的“膛線”還是直的罷了。
因為這個鐵匠當時所考慮的並不是提升彈丸出膛之時的穩定性,而是為了減小裝填彈丸之時的“摩擦力”,從而達到對裝填速度的提升。畢竟從槍械後面裝填彈藥的“後膛槍”在十八世紀才出現,在此之前都是從槍管前面裝填彈藥,還得用“送彈棍”把火藥和彈丸壓實,操作極為繁瑣,整個流程折騰下來,一分鐘能擊發一次都已經算是高效了。
直到1476年,螺旋型的膛線才出現在了義大利的文獻記載上。這也就意味著,從十五世紀末期開始,“膛線”提升射程和精度的特性就已經開始凸顯。
然而剛才說了,歐洲普遍裝配燧發槍的時間更是還得推遲到17世紀中葉,那麼在15世紀末期到17世紀中期這將近兩百年的時間裡,難不成就沒有軍隊使用過“線膛槍”嗎?
那當然不可能,自然還是有的,丹麥軍隊就曾於十七世紀初期裝配過“線膛槍”,可最終還是沒有將“線膛槍”在戰場上普及。
按常理來講,線膛槍明明具備著射程遠、精度高的優勢,應該迅速紅遍歐洲甚至全球才對呀,為何直到19世紀中葉才逐漸被歐洲軍隊接受並普及呢?
雖然相對於槍管結構更為簡單的“滑膛槍”而言,線膛槍的精髓就在於槍管結構上,螺旋型的“膛線”也讓其對製造工藝的要求更為苛刻,而且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工成本都會提升不小。
那麼最終所體現的,也就是“線膛槍”的造價相對“滑膛槍”要更為昂貴。
但這並不能真正說明問題的所在,因為縱觀歐洲的戰爭發展史,歐洲的這些國家貌似就從來沒有在意過一把武器的造價到底有多高。他們更在意的其實還是武器的效能,或者說是求精而不求多。
這就好比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風潮,歐洲人所追求的,真是那些所謂的騎士榮耀、騎士精神嗎?
並不是,因為不管是騎士榮耀、還是騎士精神什麼的,其實都是在騎士出現以後才衍生出來的產物。而“騎士”的誕生,則是一個實打實的戰爭產物。
為了追求所謂的“絕對碾壓”,追求更高的防禦以及更高的攻擊力,歐洲中世紀的貴族這才大張旗鼓的推行了“附庸制度”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