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三省大地震(第五更三千字,求月票!),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東巡撫趙彥奏:
初六日夜,鄆城地裂泉湧,有聲如雷,雞犬鳴吠,牆屋倒塌。
臣與登萊巡撫袁可立等有司察,曹州、城武、曹縣、濮州、朝城、金鄉、魚臺,皆大震有聲。
地裂波及處,有兗州府東阿,平陰,東平州、汶上、定陶;濟南府歷城、濟陽、齊東、鄒平、陽信、淄川、新泰。
東昌府聊城、莘縣、館陶;廣平府清河、雞澤、肥鄉、成安;河南省河南府洛陽、偃師;開封府杞縣、尉氏。
歸德府商丘、睢州、鹿邑、陽武及徐州、肖縣、沛縣、豐縣等三省三十餘府、州、縣。
僅山東六府,城垣震塌七千九百餘丈,房屋倒塌一萬一千八百餘間,牲畜壓死一萬六千餘隻,壓死男女一萬二千餘口。
其餘各省,其房屋毀壞、城桓斷裂,百姓傷亡,更不可計數也。
經此一震,山東六府城備大減,又增數十萬流民,嗷嗷待哺。然各倉早罄,臣敢情陛下立發糧銀,賑災安民!”
朱由校合上奏本,面色有些凝重。
僅從奏本中看,這次大地震的震中是山東鄆城,但餘震卻也波及到了河南、湖廣兩省。
從後世經驗來看,震級不會少於六級。
這樣嚴重的大地震發生在明末,顯然會令捉襟見肘的財政更加雪上加霜,各地本就廢弛的軍備,也將更加疲弱。
一旦興起什麼叛亂,山東幾乎毫無抵抗之力!
每次記錯的話,徐鴻儒再有幾個月就要在山東造反,要提前做好準備,防患未然。
這樣的大災,在這時候的影響幾乎不亞於後世汶川大地震。
作為皇帝,大明的最高統治者,朱由校必須率領朝廷立刻做出反應,盡一切可能救到更多的百姓,使他們免受苦難。
首先,要安頓好受災百姓,用最快的速度確定各地真實的受災情況。
其次,就是將歷史上的“徐鴻儒起義”,消滅於萌芽!
想到這裡,朱由校於腦海中整理思路,扔下山東巡撫趙彥的奏本,道:
“傳諭,令楊肇基率部自蘇州移鎮鄆城,張榜安民,若有人趁機作亂,殺無赦!”
言罷,目視小太監跑到司禮監宣旨,朱由校將目光轉向西暖閣兩名值臣,淡淡問:
“王在晉,你有什麼話說?”
實際上,王在晉在聽說了山東、河南、湖廣三省大震的訊息後,就在想著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
此刻皇帝果有此問,他也從容應對,起身道:
“啟奏陛下,臣以為,僅憑趙彥一紙奏疏,尚不能斷定山東、河南、湖廣三省受災情況。”
“朝廷需立即派出大批官員,去各地摸清真實情況,責令他們一到地方,隨時上疏言事,直達西暖閣。”
“摸清各地受災情況後,即可在內閣部議,商討如何於各地劃分物資、人力,有效賑災。”
“你說的不錯,朕亦做此想。”朱由校頷首,道:
“只不過,等摸清各地情況,再舉行部議商討,少則一月,多則半載,朝廷等得起,受災百姓等得起嗎?”
王在晉也道:“陛下仁聖愛民之心,臣所不及。”
現在的朱由校,實在沒有心思去聽什麼馬屁,一想到後世關於汶川大地震的電視劇畫面,更恨不得立即派軍隊去救災。
“王在晉,即日起,朕便以你為欽差大臣,趕往山東鄆城,主持救災事宜。”
“有什麼難處,可但講無妨!”
王在晉顯然被如此之快的決定嚇了一跳。
古往今來,這等綿連數省的大震,朝廷賑災無不是久經商榷,再周密安排。
在接到奏疏的當日,朝廷就任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