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得勝碑,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貴陽城中,插滿了騰龍旌旗,與軍旗、各援剿總兵的高招旗夾雜在一起,遙望過去,滿目皆是旌旗蔽空,大軍鎮臨。
這天,天朗氣清,陽光照耀在西南大地上,光明終究還是壓過了黑暗。
亂了快一年的西南,終於迎來安定的曙光。
貴陽城不大,相比內地、江南城鎮,顯得極其落後,可若單說貴州,這裡卻最為富華,為叛軍、官軍必爭之地。
許多年後,貴陽軍民還會在閒話中追憶,天啟元年時皇帝率軍親征,於貴陽城中主持大局的往事。
“陛下有諭——”高臺之上,乾清宮管事牌子王朝輔,一步跨出,高聲宣讀。
話音及地,下階諸鎮官軍、百姓,盡皆伏跪,以待天子諭旨。
見慣了大場面的王朝輔,也是頭一回見到這等場面,心中震驚,清了清嗓子,用盡量高的話音道:
“朕自御極以來,日夕冰兢,守我祖宗之法,遵承皇考詔命,圖維政理。對諸土司亂行,一忍再忍。”
“今、諸土司屢犯國法,亂犯川、貴各省,損失甚多。”
“奢崇明反,重慶孤危,深為可慮,遂決意親征,以求速定戰亂,維護民生。”
“重慶、南川、西川、貴陽數戰,兵士用命,將校奮勇,大獲全勝!”
“此番平西南,所賴內外臣工協力同心、奉公守職。我郡國羽林之材,隨朕東征西討,功不可泯。”
“會勘已明,魯欽、朱燮元、候良柱、王三善、秦良玉、張令等,文武同心,皆為棟樑之才。”
“今中外多事,朝廷用人方急,事後驗功,此徵有功之文臣、武將,必賞,必升!量材而任!”
“茲佈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識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幹顯罰,各守分義以享太平。“
言罷,眾人紛紛山呼。
“皇上萬歲、萬萬歲!”
“大明萬勝!!”
朱由校臉上逐漸露出笑容,腰間挎著帝王劍,站在高臺之上,威嚴道:
“我大明、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將朕這些話,刻於石碑之上,警示宵小,威懾四夷!”
“遵旨!”眾人齊聲喝道。
不待多時,一批囚犯被帶到高臺面前,明軍警衛四周,皆是虎目精光,對這些土酋充滿蔑視、警惕。
西南總督魯欽,雙手交奉尚方寶劍,上前一步,垂頭道:“臣受陛下信任,總督西南各省軍務。幸不辱命,勘定西南,大獲全勝!”
朱由校掃了一眼,接回寶劍,沒有說話。
這時,魯欽起身,面向一眾軍民,高聲道:
“安邦彥、斬!”
“安效良,及諸土司張世臣、安邦俊、安若山、陳奇愚、陳萬典等三十二家,皆於貴陽斬首,傳首川、貴,以儆效尤!”
話音落地,安邦彥被推上前來。
時至今日,安邦彥也知自己此前多方謀劃,不過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
他將今晨明軍強行塞到嘴裡的麻藥吐出一口,異常平靜,倒是安效良,嘴中麻布被取出後,破口而出幾句土話。
“他說什麼?”
朱由校冷冷地質問,王朝輔少見這般龍興,也對皇帝重視西南而嘖嘖稱奇。
眾人靜默等待片刻,朱由校走到安效良面前,居高臨下地望著他,冷冷一笑。
“給朕絞了他的舌頭,聒噪!”
隨後,朱由校徑直走回幾步,下令道:
“斬!”
一聲令下,眾大漢將軍二傳為四、四傳為八,而後十六、三十二人,接次連聲吆喝,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