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一章:西土默特,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同右衛城,掌印指揮使官邸。
“他馬的!”
大同鎮副總兵官徐永壽一拳頭錘在桌上,道:“這些蒙古人,從來不知道盟約是什麼意思!”
“去年簽訂盟約,這才剛到天寒,他們就又下來打草谷!”
聽得這話,大同西路的諸將領也都是個個的義憤填膺,或攻或守,交頭接耳地爭論起來。
大同鎮分東西南三大路,共計十二小路。
總兵官張萬邦為張氏將門出身,祖父張勳,為嘉靖、隆慶年間列傳名將,死後因戰功贈勞祿大夫、一品正職。
張萬邦的父親張秉忠,承襲指揮使官職,升任都指揮使。
萬曆前期,張秉忠擔任大同東路參將,後率部參與平寧夏之戰,因驍勇善戰立有殊勳,死後獲贈總兵官一品官階。
張萬邦蔭承祖父兩代榮勳,萬曆三十年中武進士,此後一帆風順,做到了大同鎮守總兵官,大同右衛指揮使的官職。
天啟二年至三年,跟隨督師朱燮元出關鏖戰,陣斃後金貝勒一名,因功升任山西行都司掌印都指揮使。
眼下的張萬邦,統領大同鎮西四路,大同右衛、威遠衛、玉林衛、雲川衛及平虜衛西四堡防務也由他直接管轄。
除了張萬邦以外,威望最高的便是大同鎮副總兵官徐壽輝了。
徐壽輝可能是在座這些將領之中,少數不是將門出身,從守備憑藉戰功做到副總兵官的典型。
徐壽輝在張萬邦率部出關之時鎮守大同,目前掌管大同鎮南四路的兵馬錢糧,兼領大同左衛、安東中屯衛及應州、朔州、渾源州防務。
徐壽輝蹙眉半晌,沒有吭聲,好像是在想著什麼。
在他身側,大同左路廣昌營參將渠家禎則冷笑一聲,譏諷道:“我當時就說了,和蒙古人簽訂盟約,無異於與虎謀皮,現在好了!”
“察哈爾部如此挑釁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朝廷集結兵力在西路,難道就是要我們這樣瞪眼看著?”
的確,渠家禎當時是說過這些話。
有些事情,朝廷的考慮和邊疆將領不同,當時朱由校和察哈爾簽訂盟約,不過是為了威服漠南蒙古諸部,穩住察哈爾,好攻伐後金。
後金、科爾沁和內喀爾喀四大部上一戰元氣大傷,塞北三衛現在也都臣服大明,察哈爾那邊其實就不再需要用所謂的賞銀和互市來“撫慰”了。
廣昌營參將渠家禎也是渠氏將門出身,原籍安徽合肥,高祖父渠進跟隨永樂皇帝靖難,因功世襲大同東路廣昌營參將。
其父親渠世芳,祖父渠風,雖然沒有什麼過眼的戰績,卻也是恪守祖業,為朝廷戍守邊疆。
聽著眾人的言論,張萬邦沒有急著表態。
他伸著手,蹲在火盆周圍烤火,因常年在大同西路戍衛邊疆,這讓他雙手滿是凍瘡。
“行了。”
淡淡的兩個字,方才還是吵鬧不已的正廳內便是逐漸安靜下來。
張萬邦依舊蹲在火盆周圍,頭也沒回,道:“殺虎口關那邊怎麼說的,這次又傷亡多少?”
這時候,副總兵徐壽輝說話了。
“殺虎口的遊擊將軍榮寧說,這次和之前五六次都差不多,蒙古人來的突然,沒什麼準備,加上天氣甚寒,許多人都冷得不願動彈…”
“…死了十二個,傷了八十六個。”
說到這裡,一向情緒平淡的徐壽輝,這次也是顯露出些許的憤怒。
張萬邦“嗯”了一聲,卻是將伸出去烤火的手緊握成拳,緩緩起身,說道:“告訴榮寧,繼續守著殺虎口關,沒有本鎮的將令,不得輕舉妄動。”
命令很快被一名標兵帶下去,標兵下去以後,許多將領卻是不服起來,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