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8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298,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木蘭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集糧草、徵集士卒,然後舉兵前往洛陽。
李密看著楊玄感的“十萬大軍”直皺眉。
他以為楊玄感既然敢造反,至少準備了一支五千人左右的精兵。
好歹戰馬、盔甲、武器齊全的三千精銳騎兵應該有吧?
沒想到楊玄感除了自己和少數親衛有像樣的武器,“十萬大軍”軍備極其缺乏,完全沒有攻堅的力量。
楊玄感不是早就準備謀反了嗎?這提前準備做得太差了吧?
難道是因為楊廣的監視太嚴密,所以楚國公才沒有機會積攢造反的力量?李密給楊玄感找了理由。
李密想,楊廣威望未墜,又對朝臣監視極嚴,楚國公無法提前積攢力量很正常,自己不該責怪他。
……
“阿嚏。”李玄霸揉了揉鼻子。
他緊了緊毛皮大氅,將賬本最後一筆添上。
“西域貴族真是富得流油,簡直能和後世的沙漠土大戶媲美。”李玄霸露出笑意,“能給二哥養活五百精兵了。”
五百具裝精銳騎兵,爭霸天下可能還有點困難,但要割據一地當諸侯是完全沒問題了。
李玄霸努力多年厚積薄發,終於能給帶領了多年雜牌軍的二哥湊一支真正的精兵,讓二哥不用顧忌任何領兵之外的事隨意發揮他的軍事才能,這種成就感,讓一貫冷靜的李玄霸都忍不住自得感膨脹。
這樣一點一點偷偷摸摸積攢勢力併成功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算完賬後,李玄霸才拆開家人送來的信。
父親的信只是讓自己和二哥注意身體,絮絮叨叨了一堆“人生經驗”。
母親的信寫了中原近況。信送來時,楊玄感還未叛亂,但民亂更頻繁了。
三月,楊廣第二次御駕親征高麗。同時,他還征伐十萬百姓修繕擴建大興城。
母親在信中嘆息,皇帝說是隻徵丁男,但她去大興探望女兒時親眼見到路上服徭役的百姓,竟沒見到一個“丁男”。
哪有什麼丁男。
適齡的丁男承擔征伐高麗的徭役都不夠,壯婦都早就被攤派了徭役。來大興的“丁男”,全是老幼。
李玄霸嘆氣。
楊廣三月御駕親征高麗,三月擴建修繕大興城。
同是三月,濟陰(山東曹縣)孟海公起義;齊郡(山東濟南)孟讓起義;北海(山東益都)郭方預起義;平原(山東平原)郝孝德;厭次(山東無棣)格謙;渤海(山東陽信)孫宣雅起義。
並非現在所指的崤山以東,而就在後世的山東省範圍內,幾乎全境叛亂。
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是楊廣徵高麗搜刮民力最嚴重的地區。
同時,山東半島在去年和前年連續遭遇極大水旱災害,本就民不聊生。
李玄霸當初去泰山腳下時,山東在靠近郡縣的地方,大致還算安穩。現在山東的郡縣大概都已經失守了吧。
但山東離朝鮮半島如此近,山東全境民亂郡縣失守,竟也沒讓楊廣有絲毫觸動。
他是真的看不起民亂。
看完母親的信,李玄霸緩了一會兒才消化了這些糟心事,拿起了宇文珠的信。
宇文珠也提到了大興城徭役的事。
她本想出外行醫,被師傅勸阻,說救不過來,還會引發騷亂,只能不救。
“師傅說這天下病了,但我們這些醫師只能治人的病,治不了天下的病。我問師傅和祖父,誰能治天下的病,他們都閉口不言。其實我明白,無論是誰,終歸和我這等女兒身無關。我詢問也無益,不如不問。”
李玄霸從字裡行間看出了宇文珠的自怨自艾,不由有些出神。
等這次回家時,就告訴珠娘救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