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7章 說服鄧總,起底觀心術,鮑爾日,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州五年元月十七日,也就是回家後第四天,我撥通了鄧總。他一會兒才接電話。
我說:“老總,我回來啦,今天來拜訪您。”
“快來,我發位置圖給你。六樓6016。”
上午九點,我到達花溪路“花溪大廈”。上了六樓,一直往前走。到了6016,敲門。
鄧總開啟門,興奮地說:“終於回來啦。”他和我抱了抱,又說:“坐坐。”說罷,給我泡茶。
我說:“原來就在這個地方,離我新家不遠。”
他把茶端給我,在我對面坐下,說道:“原來想到賓館去租,最後選在這兒。下面都是賣醫療器械的店鋪。你在那邊收穫怎麼樣?”
我笑道:“收穫有三點,一是向董先生學了點東西,自已覺得道行進了一大步。
二是順便給我們找了兩個人,一個是針灸師,姓扶。年輕人。
另一個是名老中醫,姓王,但我和王醫生沒有正式說這事。等菲律賓的醫院開張之後,看收入情況再聯絡他。
三是有個想法,很迫切的想法,要和你作深入的交流。”
鄧總笑道:“能夠深入交流,證明你思考了很久。快說。”
我把日本發展漢方藥,美、德、法、韓搶注中藥商標,研製中成藥的事,全說了一遍。
然後,鏗鏘有力地說:“走開發中成藥之路。”
鄧總掏出一包煙來,發一支給我,自己吸上一支,吸了好幾口後,問道:“可行嗎?”
“可行。國外是採用中醫的藥方,透過西醫的精細化分析方法,再採用現代工藝生產出來的。我們必須走這條路。”
“你的想法非常好。”
“鄧總,我們不能停留在想法上,目前財力不足的情況下,要提前佈局。”
他將煙放在嘴上,沒吸,問道:“怎麼提前?”
我已經把他當成了劉備,把自己當成了那個諸葛書生,來了一場《隆中對》。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個小時。
這場“隆中對”的主題只有一個:先把上州中醫學院著名兒科教授張有成的秘方——專治小兒咳嗽處方變成中成藥。
張有成在上州乃至全省,以治小兒咳嗽聞名,可謂手到病除。鄧總自然知道。這時,他突然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麼沒有得到開發?其他比我有財力的人多得很。”
“中成藥沒有得到開發的原因,源於中國人那種‘稱霸’的小農意識。”
“稱霸?”
“是的,歷代有名的中醫,植根於這個農耕社會,形成一種共識,秘不外傳。甚至傳男不傳女。傳男就是可以惠及自己這一支人,傳女就是傳給外姓。
這種小農思想,就形成一種鐵律,如果沒有後人,寧可帶進墳墓,讓好多秘方失傳。”
鄧總點點頭,深有體會地說:“我老家也有這麼一個醫生,善治腎病。自己無後,一連生了五個都是女兒,雖說帶了幾個徒弟,但真手的秘訣沒傳給他們。”
“對,就是隻想自己一支世代用這個方子稱霸醫界,過富足日子。跟朱元璋一樣,凡他以後的子孫,都由國庫供給。到了明朝末年,國家供養的朱氏皇族達二百多萬人。
他想子孫永遠過好日子。最後還不是滅亡?中醫也是一樣,很多人就是想用一個秘方,讓子孫後代吃幾代幾十代,小農意識太強了。”
鄧總說:“中醫望聞問切,要辨別寒熱虛實,製成中成藥就變成一個方子治病,不行吧?”
我說:“中醫好,但我們要反思,宋朝以後就把中醫神化了,其實我們可以把它簡單化。寒熱虛實,我們可以製成四種藥。甚至只製成寒熱兩種藥,不是由寒引起的,就是由熱引起的,在醫生那兒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