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4章 後記(7),還看今朝,瑞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次創業也就是相對於林春鳴和沙正陽時代的宛州的第一次發展高峰期,宛州迎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也為當下的宛州打下了電子和食品產業的基礎,但是隨後幾年裡整個宛州的發展就陷入了漫無頭緒的階段。
杜國建時代這幾年簡直就成了原地踏步,在沙正陽看來漢川省委還是在調整宛州市委班子時遲緩了一點,否則宛州也不至於如此。
現在穆天然和姚立波搭檔,但時間已經耽擱了,還能不能抓住這一波發展機遇的後半段,就要看穆天然和姚立波二人如何來操刀了,但宛州實在是耽擱不起了。
看看現在中州的發展架勢,哪怕宛州的確無法和中州比,但是在對比一下前幾年中州的表現,恐怕也不比宛州好多少,而如果沙正陽一直留在宛州,從副市長到市長再到書記這樣幹起走,只怕宛州的局面不說就一定會趕上現在的漢都,但沒準兒真的可以和中州比肩了。
只是這也只能是空想罷了,一切都沒有如果和假設。
沙正陽自然沒有想到姚莉這一會兒就會有如此多的思緒,從內心來說,當年他的確是很想留在宛州大幹一番的。
擔任真陽縣長那兩年也是幹得最暢快的兩年,哪怕袁成功這個人沒那麼好處,但是在大家大方向一致的情況下,仍然配合得不錯,取得成績也是有目共睹。
只不過後來宛州市委卻有一些另外打算,把夏侯通安排了來接任書記而沒有要自己接任書記,雖然夏侯通這個人也沒什麼,但是這種宛州市委的這種“另眼相看”讓自己內心裡起了疙瘩,工作起來就始終沒有那麼順手了,所以最終也就變成了不如歸去,索性離開宛州了。
如果能留在宛州,也許一切都會大不一樣,以宛州的基礎條件和當時電子產業已經開始發展起來的勢頭,加上千萬人口勞動力帶來的巨大優勢,的確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莉姐,宛州的條件其實是不錯的,雖然前幾年發展慢了點兒,但底子在,東峽,真陽,還有經開區,但是山都,我覺得還真的要好好規劃一下。”沙正陽也沒客氣,“山都的區位優勢一般,人口不少,但是缺乏真正能夠撐得起一個縣經濟發展的主導支柱產業,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姚莉苦笑,她當了三年縣長,現在又是縣高官,何嘗不明白這個問題?但是明白不代表就能解決,擺在面前的現實難處讓她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來破局,但真的沒有太多好的路徑。
“莉姐,我給你一個建議,但是未必正確,還是要根據你們山都的實際情況來定。”見姚莉很重視,沙正陽也思考了一下,“我感覺可能現在一些縣區在尋找主導產業上走入了一些誤區,一味貪大求高,都盯著像電子、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等這一類對科學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的產業,卻忽視了這些產業對基礎條件的要求,像山都,我個人認為,沒必要在這方面去過分追求,而應當腳踏實地,以我個人的看法,山都沒有其他優勢,總體來說,交通條件尚可,人力資源豐富,基礎設施一般,這種情況下,尋找什麼產業作為支柱?”
姚莉越發聚精會神,沙正陽說的都是當下山都面臨的最大問題,招商引資花了不少心思,但是效果真的不太好,零零碎碎的引來一些專案,規模不大不說,各種條件要求苛刻,很多在環保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惡問題,這也是最讓姚莉感到失望的。
“我不贊同山都再在那些個對基礎條件要求太高的產業上花心思,而應當落足於一些門檻低的產業,尤其是對勞動力需求比較大的產業,比如食品產業和紡織服裝產業,衣食住行,這四門類任何時候都不會落伍,服裝產業沿海地區優勢太突出,因為那需要緊跟潮流,當然如果作為代工廠家,我覺得這一塊還是有機會的,而且其門檻低,技術要求不高,經過簡單培訓,工人就可以上崗,能夠大量吸納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