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東廠觀察筆記 第53節,東廠觀察筆記,她與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頭的內侍在門口回道:“老祖宗,辰時了,內閣的大人們都進來上值了。”

“成。陛下現在什麼地方。”

“陛下在皇后娘娘那兒問疾去了。”

何怡賢點了點頭,站起身,“咱們也去正堂裡坐吧。”

——

司禮監的正堂只有一間,內設四張條桌,伺候筆墨紙硯。

前朝最初設立司禮監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太監們幫助皇帝整理內閣遞進來的票擬,並伺候皇帝批紅,絕對不允許他們參與到政務中來。為此,太祖皇帝還曾立下鐵牌,禁止太監參政。

但到了貞寧年間,朝廷的事務越來越繁雜,貞寧帝在當太子的時候被文華殿嚴苛的規矩管得七葷八素的,登基之後對政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一年到頭,只把財政上的事務抓在手中,以共他和宗族肆意揮霍享樂。

鄧頤趁此與司禮監相互勾結,預設司禮監太監替皇帝行硃批大權。

貞寧帝發覺,像何怡賢這樣的人,是實心實意兒地在為他著想,自己抓大放小,仍然可以做到耳清目明,於是,太祖皇帝的鐵牌慢慢地就蒙灰了。

此時內閣的票擬還沒有遞進來,尚在閒散的時候,何怡賢示意幾個秉筆太監都坐下,見鄧瑛仍然站著,便道:“這是願意受我教養的意思?”

“是。”

何怡賢笑了一聲,“行,那就站著吧,總之你大多時候在廠衙那邊,這裡你就自便吧。”

他說完,看向胡襄閒問了一句:“聽說延禧宮的要得東西多啊。”

胡襄應道:“不能說是要的東西多,是陛下賞賜的多,您知道,蔣婕妤的出身並不算好,家在浙江就只有那麼巴掌大的一塊田,陛下抬舉他們家,已經許諾,若婕妤誕下皇子,蔣家就要封侯,這一筆厚賞,如今可不好挪啊。”

何怡賢道:“急什麼,蔣婕妤年初生產,等開春了,跟戶部提嘛。”

胡襄搖了搖頭,“那戶部的楊倫一門心思想要在南方推行新政,能聽這話嘛。”

何怡賢笑道:“你的話他是不會聽的,但鄧秉筆的話,他未必不會聽。”

說完,也沒讓鄧瑛應話,轉頭繼續說道:“雖然朝廷上都在奏請立皇長子為太子,但我們不能厚此薄彼,這延禧宮如今金貴,她要什麼,缺什麼,叫二十四局不能省。”

“二十四局的那些人都懂事得很,眼見陛下責罰了寧妃,不就都捧延禧宮去了嘛。”

“責罰寧妃?”

何怡賢掐了掐虎口,“什麼時候的事兒。”

胡襄道:“喲,您老前兩日在外頭修養,兒子忘了跟您說,前兩日,陛下在養心殿責罰了寧娘娘,這事兒,不知怎麼的傳得六宮都知道了。”

何怡賢笑著點頭,“那朝廷上還辯什麼呢?”

胡襄也笑了,“誰說不是呢。”

鄧瑛靜靜地聽完這一番對話,抬頭見鄭月嘉掐著茶杯,指節發白,便輕輕咳了一聲。

鄭月嘉雖然回過神來,卻險些跌了茶杯。

幾個人一閒說,時辰就打發得飛快,過了午時,內閣的票擬遞了進來。

何怡賢翻了前面幾本,抬手讓鄧瑛過來,“你看著批吧。”

鄧瑛珍重地接過,立在靠窗的一張條桌上,翻開奏本。

最面上的一本是御史黃然寫的,內容仍然是請立太子。

這個人是貞寧二年的探花郎,字斟字酌,文采斐然。

鄧瑛挽起袖子,取筆沾硃砂,心下悵然。

年輕的時候,他以為自己終會成為百姓上書,為天下諫言的人,錦繡文章四海相傳,交遊遍京城,但是如今,他卻成了讀奏疏文章的人,儘管手中仍然有筆,每寫一個字,卻都是鐵牌下的一道罪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陛下每天偽裝仇敵

魔法少女英俊兔

皇后之妹

趙十一月

女主總在打臉時出現

如意酥

原神:我有巨龍軍團

早柚不昰狸貓

誘她深陷

花時玖

絕品神醫

李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