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試驗,至少領先兩代
本正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試驗,至少領先兩代,回檔90後幼崽,殖民火星,本正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要王義傑家的磚瓦廠供貨是王董事長親自點的名,而且單純材料品質這方面來說,他們還大賺了一筆。
那些發出別樣聲音的人,無非就是想給自己的小團體謀些利益,再展現一番他們的商業頭腦,自己為神話集團多麼的鞠躬盡瘁、勞心勞力。
可真正的高層,如江經武、顧夕顏明白,除非有一天王義傑家的磚瓦廠生產效率嚴重降低,再也供應不上,他們才有可能引進其他的廠子,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也要優先使用王義傑家的建材。
這就跟建房子一樣,雖然我批給了你70年的產權,但實際上這房子最多也就使用個50年,而超過20年,各種生活配套設施就已經爛的不行。
不進行改造或者乾脆重新建造,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因此使用的建築材料標準上沒必要真的達到70年。不過為了應付各種檢查,還需要儲備一部分高階材料,還要各種請客吃飯,需要加入一定的利益團體,亦或者學會擦邊的成本節約。
(同樣在這裡重申個人觀點:諸如這種披著人皮的吸血鬼,有一個算一個,都該被拉去槍斃、砍腦殼。)
說回正題。
在那20多座集裝箱運來之後,狄院士帶著主力團隊深入研究了一番,確定模組是不能拆的,拆了很有可能就組不起來,甚至造成意外壞損,所以他們只能根據有限的手段進行探查。
他們不能賭那位王董事長會不會再送來新的配件,他們實在賭不起。
同時,他們也發現了這標號為17的集裝箱中的大件,竟然是專門為王義傑家的磚瓦廠準備的。
不,更準確的說,這個大件的全名叫做矽晶棒生產機,透過填入王義傑家生產的純度最高的花璃磚,輔之硼、磷等元素,經過極其內部複雜處理,以他們到現在只研究了個皮毛的運作方式,最終可以生產出直徑最高為500mm的矽晶棒。
據可靠訊息稱現在外國實驗室,也不過製作出了直徑12英寸,也就是30厘米的矽晶棒。根據摩爾定律,這矽晶棒的晉升次序應該是86-8-12英寸,而這個500mm,至少領先了國外兩個等級!
製成的矽晶棒,再運到北邊兒已經組裝完畢的手機生產線的晶圓生產機其中完成切割、製備成小於一毫米的晶圓,再接著就會進入晶片的一系列生產儀器,這也是整個生產線中佔地面積最大、涉及工藝最複雜的部分。
那些工業模組方方正正的連線在一起,他們什麼東西也看不到,外面一片白色,到時通電後會出現藍色的不規則光帶,更添了幾分科幻意味。
要不是說明書上的邏輯推理顯示,用到了高階光源,符合EUV、dUV路徑,他們真以為這是另外的他們完全不知道的生產方式。
而且這一大堆的生產裝置都是那位身份神秘的王董事長運來的,他們絕對會認為這是有人在跟他們開玩笑。
所以就算再怎麼無法理解,甚至有違他們已經形成的認知和生產程式,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人家竟然能拿出成品來,那就證明人家的思路是對的。
科學本身就是“錯誤”。
它旨在於對於未知的探索、發現、研究、總結規律。已經發現並實現的某一條路徑並不意味著,實現目標就只有這一條路徑。
經過將近一天的時間的配置,這第17號工業模組總算是和1號半自動車間完美的連線在了一起,這個原本1號的半自動車間裡面改造的部分不多。
但卻比之前設定的更加複雜,可以將生產並篩選之後的最高純度標準模板的多晶矽……也就是花璃磚,運送到這17號工業模組的進口處。
狄院士也顧不得時間已晚,當天安裝好之後,也顧不得吃飯,便進行了第1次試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