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為唐皇帝19,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廣場中央,席地坐著今日畢業的數百名學生,在學生之前,是擺案而坐的學院先生。在他們四周,才是洛陽官員,更有沒座位只能站著的許多讀書人。
學院淘汰率達到百分之五十,高得離譜,也就是說能拿到告身的合格畢業者,只有入學者一半。這些學生,現在都身著淺青色九品官袍,九銙石腰帶,配魚袋——這就是洛陽學院畢業生的標準裝束。
無論他們日後是否為官,能成功畢業,他們就有大唐九品官階。
李從璟以皇帝之尊,邁步走上高臺,親致畢業賀詞。
冬日難得的大晴天,陽光暖和。
學生們坐在廣場中央,眾星拱月。
面對這些承載了他太多希望,也承載了大唐希望的棟樑,李從璟一時間感慨萬千。
他們有的十幾歲,有的二十幾歲。
數載寒窗,一朝學成,俱都意氣風發,摩拳擦掌,準備投身天下,一展平生所學與一腔抱負。
李從璟看著他們,“身著九品官袍,拿到魚符告身,意味著你們學業有成。但學業有成,並不代表學業完成。天下之大,學海無涯,其身未死,求學不止。天下,是戰場,也是學院。”
“......奔赴‘戰場’之前,爾等要先捫心自問,爾等何人,有何職責。朕希望爾等投身‘戰陣’之前,先想清楚,何謂大唐。朕更希望爾等想清楚,爾等之於大唐,意味著甚麼。”
“......家國有幸,天下太平。但我煌煌大唐,不該安享太平。四海承平,徒生自滿懈怠之心,而失銳意進取之志,人無進取之心,則沉浸醉紙金迷,則一事無成,國無進取之心,則生爭權奪利之禍,則亡於外寇。”
“......天下之大,到底有多大?江海之廣,究竟有多廣?爾等,要自己去尋找答案。但朕要告訴爾等,天下之外有天下,江海之邊有江海,彼處,有無數功勳,等待你們去創立,青史萬卷,有開端沒有盡頭,足以鐫刻爾等姓名!”
“......國外有功,國內有民。欲立國家大功,先治國家萬民。每個大唐子民一日之食、一身之衣,爾等皆要視為天命,一顆青菜、一粒麥穗,爾等皆要視為神明。須知家國為本,須知唐人為天。”
最後,李從璟如是總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年盛唐始於爾眾!”
是日,學院山呼海嘯,沸反盈天。
回宮後,李從璟在廣賢殿召見了學院的幾位先生和數名畢業生。
王不器為李從璟引薦一位學院的先生,出乎意料,這人沒有博士官銜,只是一名助教,年紀也比較大了,四十多歲,看起來有些像個老農,李從璟眼神敏銳,察覺到了此人手上的老繭。
“助教黃光石,出於官宦之家,中原大亂時,避禍鄉里,而後蒙朝廷所召,至學院任助教。”王不器簡單介紹了一番這個人。
李從璟先前做過一些瞭解,這時便看向黃光石,溫和的問:“朕聽聞,卿善織造?”
黃光石倒不是太拘束,畢竟出自官宦之家,聞言答道:“昔年,臣避禍鄉里,生計艱難,拙荊便向人學了些織布手藝,補貼家用。臣讀書之餘,多有觀之,常年累月下來,有所瞭解。入洛陽後,與學院多位工匠大家結識,常有談論此事,臣遂知時下織造之術,頗有值得改進之處......”
黃光石是個讀書沒把腦筋讀死,反而讀活了的人,這也跟他喜好閱覽雜書的習性有關,他所說的織造改進之術,重點在“扞、彈、紡、織”之具的改進,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棉布花色製造技術上。
實話說,李從璟並不是很瞭解這些東西,更加不知道宋代大名鼎鼎的黃道婆,就是靠這些東西留名青史的。此等工藝極大推進了棉紡織業的發展。不過李從璟雖然不瞭解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