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破,徐某敗亡,命也,運也,豈是子嵩之過?”
“丞相!”宋齊丘聞聲更顯悲痛,他抱住徐知誥的小腿,涕泗橫流,“宋齊丘有負於丞相,實乃千古罪人,請丞相賜宋齊丘一死!”
徐玠、陳覺等人莫不再拜,皆悲從中來,垂淚不止。
徐知誥看向宋齊丘,將他扶起,笑容慘淡,卻似有一股釋然,“大事不成,徐知誥該死,諸公何罪之有,怎能自舍大才之軀?”
周宗奮然上前抱拳,咬牙道:“眼下北賊還未殺進來,卑職護送丞相出城,必能殺出一條血路,保得丞相周全!”
“君太忠勇,我固知之矣。”徐知誥搖搖頭,“然大業既毀,我要這無用之軀何用?”
“丞相!”眾人悲慟不已。
徐知誥看向這些他的肱骨之臣,慨然嘆息道:“多年以來,得蒙諸公傾力相佐,知誥也曾有過得意之時,大丈夫得此足慰平生。”他復又看向屋外,“金陵大才俊彥無數,有些我抓住了,有些我沒有抓住,如今有的人棄我而去,但亦有諸公與眾將士殊死相隨,我還有甚麼好遺憾的?”
言罷,徐知誥向眾人一拜,“唐軍破城在即,諸公勿要遲疑,且向唐軍投降,各求活命去吧,萬勿與我陪葬......李從璟仁義之人,必不會為難爾等。”
......
每逢早朝,金鑾殿裡百官雲集,大丞相領袖群臣,統攝吳國軍政大事。
徐知誥再度走進金鑾殿時,這裡空無一人,甚至連燭火都顯得有些孤獨。
一步步走入殿中,面朝皇帝御座,徐知誥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認真,就如他每回早朝時一樣,甚至,就如他這一生一路走來一樣。
站在平日裡自己站立的位置,徐知誥望著那張皇帝御座,良久沒有一絲動作。
徐知誥,幼年時被呼為彭奴,唐僖宗時,黃巢、王仙芝作亂,奔戰於大江南北,引得天下處處烽火,徐知誥生長於江淮,六歲時,父親即死,其伯父帶其母劉氏,與他一道避禍到濠州。
乾寧二年,時為淮南節度使的楊行密,見而奇之,遂收為養子。後來楊渥不待見彭奴,楊行密無奈,只得將他託付給大將徐溫。從此,他便姓了徐,得了知誥之名。徐知誥甚得徐溫之妻喜愛,而他平日裡也對徐溫夫婦極為孝順。
及長,言行氣度無一不佳,品性才學無一不好,楊行密曾對徐溫說:“知誥俊傑,諸將之子皆不如也。”
徐知誥出仕的時候,淮南初定,用事的都是武將,多不會治理地方,而徐知誥卻是文武雙全,治理民政能“擢拔廉吏,勸課農桑,招納四方賢士......雖以節儉自勵,而輕財好施,無所愛吝”,治理軍務則能得諸將服從,率領大軍擊敗吳越軍隊。
凡此種種,讓徐知誥迅速崛起。
“吳王建國,以帝(徐知誥)為左僕射,參政事,國人謂之政事僕射......(徐)溫雖遙執國政,而人情頗已歸屬於帝(徐知誥)。”
當時有人勸說徐溫收回徐知誥的權力,徐溫正打算這樣做,而徐知誥得知後也不禁惶恐,正打算上表請求辭去政事官職,誰知恰在這時,徐溫卻得急病死了。
這就是徐知誥。
英雄崛起於微末,一遇風雲便化龍,在這個過程中,得遇多少貴人,得借多少大勢,得需命運幾度眷顧?
而其自身,又得付出多少辛勞血淚?
天光微醒。
徐知誥邁開腳步,一步步走上臺,靠近那張皇帝御座。
最後,他在那個位子上坐了下來,坐北朝南。
這是一個他朝思暮想,而從未坐上過的位子。
一個昔年在亂軍之中,朝不保夕的孤兒,得因緣際會,用盡平生所能,期望坐上的位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