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陵軍民死戰,我等要攻下金陵城,只怕要費不少力氣了。”
聽了郭威這話,眾人都默然下來。
雖然朝廷沒有嚴令多久攻克城池,但及早底定金陵,卻是領兵將領需要在意的事情,如若金陵久攻不下,對眾人來說無疑不是一個好訊息。
如今夏魯奇是江南招討使,統帥二十萬王師,孟平、郭威、錢元瓘為副,他們身上都擔著重擔。
“金陵是場大戰,此事你我早就知曉,無論金陵是否殊死抵抗,王師將士都要全力攻城,及早將其拿下!諸將都是軍中棟樑,忠君報國之道就不必本帥多言了,還望諸位同心同德!”夏魯奇肅然對眾人道。
眾人莫不應是。
李從璟沒有去金陵主持戰事,而是在洛陽助李嗣源處理國政,既然太子都不去金陵,趙王李從榮、宋王李從厚就更沒有道理去了。李從榮作為攻略湖南王師名義上的統帥,平定楚地有大功,回到洛陽之後自然受到不少恭維。
但臣子們在意的,卻不是李從榮平定湖南的功勞,而是李從榮與李從璟貌離神合,在長興元年合力將藩鎮、不法官員和吳國擺了一道的奇事。對這件事最感到震驚的還是李從厚,在李從榮回洛陽的當日,他請命出城相迎,據說兄弟倆兀一見面,李從厚便拜倒謝罪。
此情此景,兄弟和睦,自然引來臣子們不遺餘力的稱讚。
冬至這一日,李從璟、李從榮、李從厚三人,在宮中跟李嗣源“坐而論道”,幾人興致高昂的時候,李嗣源又起了考校李從厚武藝的心思,於是長興元年的那一幕再度上演。
正當眾人其樂融融的時候,一份來自金陵的軍報打破了原有的氣氛。
“劉龑膽大妄為,竟然派遣甲兵馳援金陵,公然與金陵聯合抵抗王師,他這是嫌日子過得太安生了,要觸犯天威不成?”李嗣源在亭子裡看罷軍報,當即面色一冷。
劉龑,便是坐擁兩廣之地的南漢皇帝。
李從璟接過軍報來看,旋即輕笑道:“劉龑自不量力,行此飛蛾撲火之舉,何足為慮?孟平已經率部在丹陽湖相迎,料來嶺南兵馬也難以突破孟平的防線。”
話說到這,李從璟收斂了笑意,“只不過如此一來,圍攻金陵的王師被迫分兵,卻是使得金陵戰事要拖延一段時日了。錢元瓘的兵馬錢糧自籌,而十五萬王師的各種物資,卻是得由朝廷來供應,戰事每持續一日,對府庫來說都是莫大負擔。”
李從榮與李從厚的意見則很簡單直接,“劉龑不知天高地厚,興兵與我王師為敵,其罪當誅!”
金陵與廣州向來交好,吳*中的戰馬,大多是得自南漢的嶺南馬,如今天下形勢有變,吳國與南漢唇齒相依,吳國若是滅亡,則大唐接下來兵鋒勢必直指廣州,劉龑幫助吳國抵抗王師也在情理之中。
“劉龑的兵馬不過區區三萬,又是遠道而來,有孟平南下丹陽湖一帶相據,想必不日可以得勝,王師圍攻金陵的大局誤不了。”李從璟最後如是說道。
父子幾人談論正事談論的差不多的時候,李永寧到了。
李永寧到小亭裡坐下來,眾人閒聊兩句,李嗣源像是突然想到了甚麼事,頗有些不滿的對李永寧道:“石敬瑭在夏州是怎麼回事,半年來我數度接到稟報,都是說他與黨項有不宣之謀,還往河西不停派遣探子,你可知曉他是何想法?”
李永寧頷首絞著手帕,不無委屈道:“我久居洛陽,哪裡知道夏州的事?”
石敬瑭出鎮夏州,起初党項並不接納,並且發生過叛亂,兩者打了近年,後來不知怎麼雙方就和解了,還相處的不錯。
“他沒跟你說甚麼?”李嗣源狐疑的看著李永寧。
李永寧微微癟著嘴,卻偷偷看了李從璟一眼,“我甚麼都不知道,夏州的事父親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