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律敵烈收殮心思,肅然道:“宰相大人言重,下官萬死不辭。”
至此,論調算是定下來。
耶律敏執掌權柄,自立山頭與耶律德光的皇權相爭,其它方面都好說,唯獨軍事上,耶律敏在契丹國中勢力太淺,她本事對軍事也不太通曉,實在難的很。
巧的是,就在李從璟為此事犯愁的時候,耶律敵烈率部來降,這一下可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於是李從璟打定主意,讓耶律敵烈來輔佐耶律敏,幫她支撐起軍方的半邊天。
方才耶律敏與耶律敵烈的對答,實則是定下了耶律敵烈不去大唐,而是留在契丹輔佐耶律敏的事。
至於耶律敵烈的忠誠,李從璟倒是不擔心,因為他沒有選擇,也不可能再度投向耶律德光——投耶律德光,能得到的東西不會比現在更多,只會更少。最重要的,只要大唐強盛,耶律敵烈也不會自尋死路。
武事基調定下來之後,再說文事文臣。
這方面是李從璟不擔心的。
耶律敏治下的親唐派文臣,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契丹人,一部分是漢人。
前者由耶律敏自己牽頭,後者以康默記為首。
這就不得不說康默記此人。
與韓延徽、韓知古一樣,他也是早年被耶律阿保機從大唐邊境擄來,而後才幹被發覺,漸漸被耶律阿保機重用,成了朝堂重臣,漢官代表人物。與韓延徽不同的是,康默記沒有像前者一樣,忘了祖宗,全心全意做了耶律阿保機的狗。
如今大唐強勢復興,而康默記身在契丹未久,心中仍念家國,自然要站到親唐派的陣線上來。
契丹國中的漢官,幾乎都是被擄掠來而後量才使用的,如康默記這樣懷想故國的人,才是大多數,像韓延徽那等背宗忘祖之人,很少。
這些漢官,前些時候為契丹效力,把持了契丹一部分權柄,如今大唐北壓之勢已成,他們倒向大唐、相助祖國,自然帶著一部分契丹權力。
親唐派的大行其道,不是沒有道理的。
由康默記的經歷和現今的舉動,李從璟不由得想到了陰謀論:若是漢人都去他國為官,一旦一朝勢力大成把持了他國權力,就能配合祖國大軍,傾覆他國而為漢人之國。
這種事,唯有兩個字可以準確形容:竊國!
李從璟曾不無惡意的揣度:要是耶律阿保機見到如今契丹國內的局勢,說不定會氣活過來。
李從璟對韓延徽這等人恨之入骨,但對康默記這些“間諜”,則很是欣賞啊。
以至於李從璟初見康默記時,拉著對方的手,眼淚都要流下來,情真意切的對他說:“這些年,苦了先生。請先生恕罪,孤來晚了。孤代大唐,向先生賠罪。”
彼時,康默記老淚縱橫,伏低大拜,身軀顫抖,痛哭不已,“臣等日夜南望,夙夜以待王師,幾是望眼欲穿。今終見王師北來,臣等死而無憾矣!”
李從璟見狀一愣,這才意識到自己長久以來,到底忽略了什麼。
他心頭震顫,幾乎想扇自己一耳光。
在康默記身後,那些默默抹淚的漢人官員,也都齊齊下拜,哭成一片。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中原百姓尚且亟待王師北上,那些去國離鄉的漢人,對王師的期待又該到了何種程度?
南面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李從璟望著眼前跪倒一片的漢人官員,這些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可憐人,多是滿面風霜、只剩老殘之軀,或許他們的痛苦無人能知,但他們對王師的守望,對迴歸大唐的渴望,卻是真真切切、感人肺腑。
昔年,他們到死,到埋骨荒冢,到化為塵土,也沒能盼來王師。他們的血淚深埋在地下,歷經無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