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石差不多就是兩百斤。

李從璟示意朱元繼續,他便繼續講解道:“三國時孫吳建造的艦船,最大的上下五層,可容軍士三千,孫權本人乘坐的‘飛雲’‘蓋海’等大船則更加壯觀。孫吳被滅時,僅被晉軍俘獲的官船就超過五千艘,可見當時孫吳造船之盛。”

“至南朝,江南已能建造兩萬石的大船,南齊有名的祖沖之,就曾‘造千里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所謂千里船,即車船也,使人以腳踏車輪,推動船艦前行。”

兩萬石,差不多就是一千噸,這是個很震撼的數字,但李從璟倒也不覺得難以接受,明朝鄭和下西洋時,船隊中就有兩千五百噸級別的大船。以時下的計量而言,就是五萬石的大船。

說到這,朱元稍稍深吸了口氣,李從璟知道,接下來就是時下的造船技術了,只聽朱元接著道:“本朝以來,船尾舵、櫓、風帆等工藝得到很好使用和改善,榫接釘合的聯接工藝、斜穿鐵釘的平接工藝、海船建造水密隔艙的工藝,都使得船隻品質大加提高。”

笑了笑,朱元繼續道:“大江大河之上,長二十餘丈,能容人六七白的船隻,則是屢見不鮮了,有的船上甚至能開圃種花種菜。故此,我大唐艦船,渡江跨海,已是如履平地,船行萬里之遠,更是不在話下。”

一席話,朱元說得分外擲地有聲,倍顯自豪。

身為唐人,他的確有自豪的資本。

李從璟觀望著左右在建的船艦,又望向煙波浩瀚的大江,心頭湧動著只有一個穿越者才會有的情緒,而這個情緒來自於對西歐那個所謂“地理大發現”,和隨之到來的殖民時代的,某種難以釋懷的情愫。

有唐一代,唐人船隻頻繁駛進印度洋,這不是李從璟在穿越後才知道的事,擁有萬石級大船的唐人,只要動力足夠,已是足以抵達世界上任何一個他們想要去的地方。

西歐地理大發現時代遠渡重洋的船隻,莫說跟鄭和的船隊相比,唐宋的船艦都足以碾壓他們。

“太子在想甚麼?”莫離見李從璟望著江面出神,良久不曾言語,不禁開口問道。

“我在想,其實就眼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蔥嶺以西的地方,大唐即便是打下來,也無法建立穩固的統治。深入內陸,道路太長了,投入的本錢也太多,收穫卻不一定很大,絲綢之路上行走的唐人,基本都是商賈們,而不是大唐的野心家和將士。王玄策之後,大唐官將幾乎不復至中亞。”

李從璟的思緒飄得很遠,以至於他直接說出了“科技”“中亞”這些詞,他向前走了幾步,離開人群,只讓莫離站在身旁,他的話更像是自顧自的唸叨,繼續道:“但海洋則不同。大唐的船艦不說抵達全世界,但假以時日,未嘗不能抵達所有我們想到的地方。”

說到這,他不由得加重了語氣,“但為何我中華開闢絲綢之路千年,船隻遠渡重洋數百年,卻只是用來通行商貨?”

莫離怔怔看著李從璟,搖動摺扇的動作不知不覺間緩了下來。此情此景,好似又回到了十幾二十年前,彼時兩人都還是少年,喜歡順著梯子爬到危險的屋簷上,他也是這樣呆在李從璟身旁,聽李從璟喃喃自語一些他當時還聽不太懂的話。

江面如此寬廣,而大江盡頭的海洋無疑更加廣闊,海洋之外,那才是真正的天下。李從璟目光悠遠,橫跨了千年的距離,又似乎抵達了某處彼岸。

他語調鏗鏘,又帶著濃濃的不平之氣,“我一直在想,極富開拓進取精神的漢人唐人,為何最終會走到閉關鎖國那一步,難道就因為我們是農耕文明,本性就是小富即安?難道就是因為儒家中庸之道薰陶了我們千年,所以人皆畏首自大?”

李從璟搖了搖頭,目露悲憤之意,“自夏以來,中華王朝總是起起伏伏,合久分、分久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