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更)
劉仁贍沒想到王彥儔竟然是打的這般主意,一時間不能接受這個提議,怔了好半響。
撤回吳國,這的確是王彥儔的真實想法。在滁州城外被唐軍一舉擊潰的時候,王彥儔就認清了形勢,這一仗沒有辦法再打下去,如果想要活命,就只得整軍南撤,若想跟唐軍魚死網破,那根本就沒有可能,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自己單方面被唐軍屠殺。
王會的數萬大軍都敗了,北征的八萬驍勇都散了,他王彥儔不過是個和州刺史,麾下兵馬滿打滿算不過三千之眾,拿什麼去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扭轉局勢,把唐軍打退?真當自個兒是真命天子了?
“滁州之敗非人力所能挽回,大勢所迫我也不能不引軍退走,否則就要落得軍敗身死的下場。王會那廝又多番猜忌於我,時時想要將我除之而後快,故而我實不能在戰後與他一道撤往全椒縣,否則此獠必定將戰敗之責歸咎於我。此人沙場才學平平,妒賢嫉能、排擠同僚卻是一把好手,我不能不妨他。”
王彥儔在心裡如此想著,“此番八萬驍勇北征失敗,江淮戰局已經徹底潰爛,王師回天乏術,再想要與中原爭奪江淮,已是不切實際。當此之際,除卻引軍南撤,還有何路可走?然則我若是獨自捨棄大軍南撤,事後必定為朝廷所不容,被追究戰場逃逸的責任,故而我必須得拉著劉仁贍一起南歸,如此,回金陵後我倆也能互相照應,不至於太過被動。”
念及於此,見劉仁贍仍是不說話,王彥儔便勸他:“江淮之戰到了如今這步田地,是否難以為繼,不用某家多言,想必劉將軍心中已有評判。當此之際,事不可為,如何勉強為之?江淮戰局糜爛,你我引軍南撤,事後怎麼說都有‘全軍而還’的功勞在,朝廷豈會不體諒你我的處境?”
王彥儔本以為劉仁贍深思熟慮後會同意他的提議,孰料劉仁贍突然盯著他,語氣不善道:“未戰先逃,豈是報效國家之道?素聞王將軍在和州時,屢次擊退北賊來攻,難道憑的就是這等貪生怕死之態?”
王彥儔怔了怔,劉仁贍的話太不客氣了些,當下有些惱火道:“劉將軍!王某自打與北賊交戰,那一回不是親臨戰陣、身先士卒?眼下事不可為而強行為之,是自取滅亡之道!難道劉將軍為了全自身忠義之名,便不顧忌萬千將士的性命?!”
劉仁贍拍案而起,怒氣衝衝:“社稷蒙塵,血性男兒當舍軀以報國,豈是為了名聲!”言罷,他擺了擺手,冷靜下來,眼中卻露出厭惡之色,“道不同,不相為謀,王將軍若要南撤,某不阻攔,但若想讓某與將軍同做逃兵,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既是如此,某先告辭!”王彥儔自覺受辱,哪裡還呆的下去,憤而起身出帳。
劉仁贍不屑於王彥儔的貪生怕死之態,在對方出帳之後,憤而拔刀砍翻了案桌。等他好不容易冷靜下來,便尋思道:“王會雖然在滁州吃了敗仗,但退守全椒縣應該沒問題,總不至於被北賊在半道追上殺盡,再者全椒縣亦有數千兵馬,聞知王會敗陣必會前去接應,如此一來,只要王會能在全椒縣守住一段時日,此番廬州有馬仁裕開啟局面,只要某再在六合、天長一線有所斬獲,大軍的處境雖然不利,仍是可圖來日!”
想到這裡,劉仁贍心緒平和下來,繼續深思:“和州有我大軍兩萬,進能支援全椒縣,退可保大軍後方無憂,若我能克下六合、天長等地,扭轉戰局頹勢,屆時和州縱然戰事不利,大軍也可乘船東進在揚州登岸,我再加以配合從北面進軍揚州,則揚州之圍易解!揚州之圍一解,江淮戰事仍舊大有可為!”
如此想著,劉仁贍重拾信心。
不久後軍士來報,王彥儔回營之後,並沒有立即調集其部將士南撤。
這讓劉仁贍心頭稍稍安定,嘴上冷笑道:“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