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人道:“如今北賊在江淮的實際統帥,乃是號為莫神機的莫離,此人如何,想必不用我多言,觀其在江淮的種種舉動,便已知此人乃是世之大才。”
見盧絳、蒯鰲點頭,徐知誥繼續道:“北賊若無此人主持戰局,以我大吳十萬驍勇,千員良將,百位英傑,江淮早已收復!故而,此番要扭轉江淮戰局,必須要從此人入手!”
盧絳、蒯鰲眼前一亮,“丞相意欲如何對付此人?”
他們自然不會去想刺殺這種愚蠢計策,古往今來,有幾個三軍統帥是在軍營中被刺殺而亡的?
“反間計!”徐知誥語出如驚雷。
盧絳、蒯鰲先是一怔,隨即目光火熱。
“當此之時,若能離間莫離與洛陽,使得君王猜忌前線統帥,若能離間莫離與李從珂,使得軍中將帥不和,則江淮戰局將天翻地覆!”徐知誥一番話說的擲地有聲。
盧絳、蒯鰲聞言精神大振。
離間計向來惡毒,且戰果累累。遠的,昔年劉邦用此計於項羽,使得項羽失去了最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大謀士范增;近的,後梁朱友貞消弱魏博軍鎮時,李存勖巧用反間計,幾乎可以說是兵不血刃就得了魏博軍投靠,消弭大敵而又極大增強了自身實力。
不過尋思之下,盧絳頗有顧慮,“聽聞莫離不僅跟隨李從璟南征北戰十數年,深得其信任,昔曾亦是發小,相交莫逆,要李從璟猜忌莫離,會不會有些難度?”
徐知誥篤定道:“不然!大將領重兵征戰在外,歷來被朝廷猜忌、防範,此事古來如此!公等請想,如今北朝禁軍不過十餘萬,而江淮聚集有四萬侍衛親軍、一萬百戰軍、三萬新軍,軍力過半,且有藩鎮軍、降軍數萬,勢力何其之大!而洛陽呢?此時有軍力幾何?若是莫離果真割據江淮自立,洛陽拿什麼去應對?唐末天下大亂以來,將帥傭兵自重、尾大不掉釀成的禍端何曾少了?”
盧絳、蒯鰲都不是不學無術之輩,稍稍念及往事,不禁對此言大為贊同,“想那李嗣源也是領兵反叛,最終奪得皇位的,他豈能不防備臣子效仿他的舊事?”
徐知誥繼續道:“離間莫離與洛陽,此為其一;離間莫離與李從珂,此為其二。李從珂者,李嗣源養子也。昔年追隨李嗣源戎馬半生,立下無數血汗功勞,李嗣源篡位後,李從珂領兵出征兩川,軍功亦是顯赫,而如今北賊出兵江淮,李從璟回洛陽後,竟然是莫離統帥三軍,而非是身為潞王的李從珂——李從珂難道不會心有不平、不忿之氣?難道不會覺得恥辱、不公?”
盧絳、蒯鰲連連點頭。
徐知誥道:“將帥既然有嫌隙,只需稍加利用,必然將帥不合,而若莫離被洛陽猜忌,李從珂便會名正言順,趁機謀求取而代之!形勢若能如此,屆時江淮豈能不風雲變幻?朝廷猜忌統帥、將帥不合內鬥、臨陣改換統帥,這三件事,無論哪一件發生,都足以讓大軍陷入混亂,若是三者同時發生,我軍趁機進擊,豈能不勝!”
盧絳、蒯鰲齊聲讚歎:“丞相高見!”
計議既定,接下來便是商討施行計策的細節,眾人一起密謀,很快便制定了相應計劃。隨後,眾人分頭準備。不日,盧絳、蒯鰲離開金陵,渡江北上,去到揚州見莫離。
......
盧絳、蒯鰲離開金陵的當日,韓熙載、馬仁裕也渡江到達和州,徐知誥身旁的重要謀士,就只剩下周宗、查文徽等寥寥幾人,這些是他自個兒的班底,另外繼承自徐溫的嚴可求、駱知詳等人,如今則大多是按部就班,謀於本職而已,沒有時常參贊機要——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楚地可有緊要之事發生?”處理完手頭的事務,徐知誥問坐在堂中左首的周宗。
“兩軍激戰於益陽周邊,戰局膠著,目前並無大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