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凡勾連周邊要衝之處,必為商賈繁榮之地,江陵連蜀通吳,北望中原南抵楚地,自然也不例外。請大家搜尋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得利於這些年來江陵的安穩,市井一日日繁華起來,雖說不能與金陵、汴梁相比,但在這方圓數百里內,卻也算得上首屈一指。
天氣越發暖和,午後的日頭讓人倍覺舒坦,在城中東市轉悠的趙季良,步履悠閒得很。街面上穿梭的行人、擺攤開店的商賈、琳琅滿目的貨物,都讓他興致盎然。
儒袍白扇的趙季良,正當盛年,作為統管過莊宗財政的能吏,才幹不缺,如今入蜀被孟知祥重用,雄才幸得知遇,那也是人生得意時候,此番作為孟知祥使者到江陵來見高季興,乃是身負重望。
這段時日以來,趙季良使出渾身解數,拾掇高季興強佔忠、萬兩州,過程中口綻蓮花,蠱惑得高季興興致高漲,到了近些時日,已視忠、萬為囊中之物了。
回想起與高季興會晤的情景,一絲笑意浮上趙季良的嘴角。
......
“去歲王師伐蜀,未及三月而大功告成,南平王雄師西進,迫使忠、萬、夔、歸、峽等州望風而降,而使王師無後顧之憂,功莫大焉。蜀地平定,而孟帥節度西川,南平王於孟帥之恩,孟帥時常感慨。此番季良前來江陵,臨行時孟帥特意叮囑,定要好生相謝。”
趙季良執禮甚恭,顯得情真意誠。西川與荊南之前並無來往,初次會面,東拉西扯一些交情就很有必要,有了先前的交情作為基礎,往後的合作就會顯得順理成章得多。
郭崇韜能平定兩川,跟高季興半毛錢關係也沒有,孟知祥節度西川,更是跟高季興八竿子打不著一起去,然而孟知祥這般示好,高季興自然沒有不領情的道理,而趙季良帶來的禮物,也的確很有分量。
客套謙讓一番,高季興很表達了對孟知祥的敬佩之情,營造出英雄惺惺相惜的氣氛,如此一來二往,原本是陌路人的雙方,頓時彷彿有了許多年的交情,彼此都親切起來。
感情基礎被創造出來,“信任”也就有了一些,可以說正事了。李從璟如今居於江陵,如猛虎在側,讓高季興日夜難安。
高季興言歸正傳,問趙季良,“孟帥乃是英雄人物,小王素來敬仰,當今世道離亂,九州分崩離析,然則亂世正英雄奮起之時,孟帥入主西川已有年餘,未知孟帥志向如何”
趙季良灑然而激昂道:“但凡英雄人物,必有凌雲之志”
對方的話當然不能說透,高季興卻已瞭解了趙季良的意思,這話其實已經算得上直白。
趙季良見高季興露出思索之色,知道是時候了,遂正色對高季興道:“季良有些話,如噎在喉久矣,不知當講不當講。”
“以荊南與西川之交情,有何話不能講貴使但說無妨”高季興道。“貴使”之稱,非是對使者的尊稱,而是因為趙季良乃西川節度副使,故而高季興如此稱呼。
趙季良神情肅穆,語不驚人死不休道:“荊南已是大禍臨頭,離亡不遠矣,南平王知否”
高季興臉色一變,“貴使此言何意”
“敢問南平王,秦王乃何等人也”趙季良肅然道。
高季興回答道:“勇武暴傑之徒,沙場宿將之輩。”
“南平王可知,秦王此來荊南,意欲何為”趙季良繼續發問。
高季興還不知秦王此行根底,遂道:“知之未深。”
“南平王何必自欺欺人”趙季良直言不諱道,他語速頗快,連續發問,“數月前,秦王東行滑、濮,做了何事,南平王難道不知”
李從璟在滑、濮殺了數萬人,擒了兩個節度使,高季興知道趙季良的意思,但他仍道:“荊南與滑、濮未必相同。”
“荊南與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