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後越辯越‘激’烈,最後一個沒忍住就大打出手,一幫人頓時開始群毆,他們或者是軍旅之人,或者是尚武少年,群毆起來拳拳到‘肉’,乒乓之聲讓人不禁牙酸,不多時就見了血。
當然,這些學員沒打多久,就引來了院中護衛。護衛也不跟他們講理,上來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打,仗著自身甲冑讓他們閉嘴停手,而後押著依舊鬧騰不休的群毆者去受罰了。
邊鎬碰巧看見了一群學員光著膀子,頂著一桶水站在水池裡,水池前還有幾個先生在對他們訓話,說到‘激’動處先生挽起袖子,‘操’起鞭子就朝那些受罰的學員招呼。
“大唐尚武,注重軍功,加之主持修建演武院的又是王兄,他久經沙場,戰功赫赫,修建出來的演武院自然軍風濃烈,先生出自江左,孤王聽聞南國文風鼎盛,想必兩者風氣有所不同。”李從榮邊走便說道。
“的確有所不同。”邊鎬神情肅然,與平日不同,“誠如殿下所言,南國文風鼎盛,無處不是曲水流觴,鎬素聞北國風氣渾厚銳意,燕趙之地民風更是慷慨‘激’昂,如今未至燕趙,僅是洛陽所聞,已令人震撼。他日若有際遇,真想去盧龍看看,領略一番彼處的厚重之氣。”
李從榮頷首道:“大唐能有今日武功,與國中尚武之氣密不可分,演武院的興起,也使國中尚武之風更濃。不過如先生所見,尚武帶來的並不都是好事,演武院內的學員多半桀驁難馴,聽說每日都有學員因鬥毆而受罰,演武院外,市井間的兒郎也是動輒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沒少讓負責治安的官吏頭疼。”
邊鎬沒有立即答話,而是尋思了一會兒,才正‘色’道:“尚武之風固然會叫治安變得難些,但血‘性’兒郎豈會是委曲求全之輩?平日裡心中不平敢動拳頭,到了抵抗外敵入侵或是征戰外敵時,才敢拔刀大吼著殺向敵人,難不成指望那些平日裡低聲下氣、委曲求全的兒郎,到了戰場上就勇猛無敵大殺四方?”
邊鎬想起南國風氣,心有所感,由衷感慨道:“民風凌烈,國風才能強悍,大爭之世更應有此風氣,唯有如此,國人便是身處境外,也能不辱國威,國家面對強敵便是戰事不利,也敢與敵亮劍,不至於國破家亡。反之,國人溫順如羊,面對不平不敢憤而出手,國亦必懦弱可欺。一旦到了國家危急之時,再想有一支強軍禦敵,那是痴人說夢,因為兒郎們已經習慣了忍辱偷生,已經習慣了忍辱後退,這樣的人組成的軍隊,是一群羊,只會想著一己‘私’利,只會想著如何保全自身,面對強敵就只會落荒而逃,何談逆擊而勝!”
“先生高見,從榮拜服。”李從榮拱手受教。
邊鎬收回思緒,“因見了演武院,才有此等感慨,殿下不要笑話才是。”
李從榮笑道:“演武院,國之重地,演武院學員,國之利器,若不能令人有這等感慨,王兄修建演武院的初心,也就白費了。”
“秦王的確高明。”邊鎬點點頭,說完這話,他忽然心生異樣,甚至偷瞧了李從榮一眼。雖說讓李從榮處處以李從璟為榜樣,以其追隨者自居,是當下形勢所需,但李從榮平日裡流‘露’出的對李從璟的“敬仰”之情,未免太過了些吧?
但轉念一想,邊鎬又不覺得奇怪了,若不能讓人覺得李從榮是真心敬仰李從璟,那他的這個策略也就失敗了。
邊鎬又想到:李從榮此子,還真也不能小覷。李氏一族能人輩出,難怪李唐能有今日之盛。還好徐相高瞻遠矚,大吳本就地狹民少,對李唐天然劣勢,若是再讓李氏兄弟齊心,那還真是難以應對
就在邊鎬沉思間,忽的,天降驚雷。
雷聲轟鳴,頓時引得地動山搖。
邊鎬身軀一震,耳暈目眩,差些站立不穩。
身旁的牆壁泥落如雨。
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