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嘴,怔了半響,才驚歎道:“這也升得太快了些吧?!”

皇甫麟沒有話,只是眺望泊汋城。在他心裡,他相信何君來能夠在最艱難的戰鬥中,守住這座泊汋城。如何君來這樣的將領,雖然特異,但在李從璟麾下並非只此一個。四年前,百戰軍起於淇門,不過區區三千人。到而今,隨著渤海戰事愈演愈烈,算上剛出幽州不久的新軍,幽州軍已經擴軍到了五萬,並且還有繼續擴軍的可能。與擴軍相對等的,是李從璟這些年來的輝煌戰績,在這種情況下,幽州軍中的許多將領,都得了莫大的人生際遇。

這些話皇甫麟沒有明言,他若有所感道:“沙場征戰,從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但在軍帥這裡,這個比例大大減了。”

出這句話的皇甫麟,其實並不知道何君來的底細,否則他就不會有這最後一句話。

同光元年,李從璟克懷孟時,戴思遠以前梁西北面招討使的身份,率軍前來討伐。為擊戴思遠,李從璟時用莫離之策,以“鬼斧十手”之計應之,其第一手便是令孟平突襲河上,在戴思遠渡黃河時,予其當頭棒喝。在那場戰役中,有一個名叫何福的都頭,立功殊大,最終卻為燒燬梁軍連舫、救援孟平,而葬身火海。

何福的臨死遺言,是“不墜軍帥威風”。

而何君來,便是何福的親兄弟。為彰何福之功,戰後,李從璟讓何君來接了何福的位置,出任都頭,並賜名原名何谷的他為何君來。

君來,寓意不言自明。

而何君來往後的表現,也的確沒有辜負李從璟賜給他的這個名。

滅梁之戰,何君來因功遷為指揮使,李從璟北上幽州之後,累積軍功升為都虞候,成為孟平左膀右臂。安北營建立時,何君來成為調任安北營的百戰軍將領之一,並且連升兩級,出任安北營左廂軍都指揮使。

紅雲如梭終漸消散,日暮低垂。

皇甫麟收回思緒,他看到攻城的契丹軍再次回潮退卻。

這是何君來鎮守泊汋城的第十五日了。眼見泊汋城安然無恙,皇甫麟不由得露出一個由衷笑意。因為在他的謀劃中,只要泊汋城能堅守十五日不失,那麼今夜,就將是勝負見分曉的時候。

心情愉悅的皇甫麟收回視線,對身旁的心腹親衛道:“何君來守城第十日的時候,就下達軍令,但凡契丹蠻子攻城城頭,一炷香的時間內不能將其趕下,負責那塊區域的指揮使就得摘掉帽子,由他自己上去替其帶兵作戰;而他對自己更狠,言道只要契丹蠻子攻上城頭半個時辰,他便自摘軍冠。他若戰死死,則副將替,副將死,則都虞候替,都虞候死,則指揮使替!如今,賴其力戰,泊汋城終於力保不失,此戰可見勝負了。”

心腹親衛望著血火中的泊汋城,沉重嘆息道:“每日軍報,泊汋城的傷亡數字都觸目驚心,何將軍帶進去的兩千人,加上原本泊汋城的三千人,共五千將士,算下來現在竟然只剩下不到一半。安北營,剛脫離新軍身份的一支軍隊,能打這這個樣子,不能不讓人敬佩!”

念及於此,皇甫麟心情也沉重了幾分,嘆道:“這十五日來,僅是指揮使,十個就折了七個,何君來也是重傷不下城頭;之前彭祖山為救泊汋城,更是血戰昏迷......”他抬頭望天,“主將用命至此,士卒豈不爭先效死?”

“這一仗,打得太慘烈了!”親衛有感而發。

皇甫麟頭,隨即換了種語氣,“好在泊汋城戰事即將告一段落,城中的將士,不久便可以歇歇了。”笑了笑,“先前一股契丹蠻子攻上城頭,氣勢洶湧,佔據城頭一角長達半個時辰,廝殺慘烈,本將還以為何君來要抵擋不住,著實為他捏了一把冷汗,不過這傢伙不愧是能被軍帥賜名的將領,是個硬骨頭,前途無量!”

話完,皇甫麟轉身回帳,並且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