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軍帳中燈火通明,前帳裡幽州各司文吏在核算戰損消耗,統計登冊。,此類事務每戰之後皆會有,此番不過是要核算正州會戰的情況,再得出總數罷了,工作量不大不小。後賬裡李從璟與大明安對案而坐,溫一壺酒,佐幾樣小菜,秉燭夜談。明日裡正州城會有慶功宴,今日兩人只得先將就一二,不過此情此景,也正好兩人商談秘辛。
“西樓生變,耶律阿保機倉皇退去,此戰契丹雖敗,耶律阿保機攻滅渤海之心卻未必會死。”李從璟對大明安說道,“於契丹而言,若是不滿足於僅為草原霸主,想要蓄力逐鹿中原,稱霸天下,渤海國就必須納入囊中。一者,渤海乃海東盛國,人力物力豐厚,得之可擴充實力;二者,契丹要南下中原,便不能不先安定後方,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鼾睡。於耶律阿保機而言,此人素有飲馬黃河之志,加之韓延徽等漢官鼓動,使其無一日不想將縱掠繁華中原。”
大明安點點頭,“由是觀之,耶律阿保機雖從正州倉皇敗退,長嶺扶余兩府卻未必會輕易吐出來,以我觀之,其必在這兩地佈置重兵,說不得為防我兩軍趁勝追擊,耶律阿保機已在沿路險要之處設下埋伏。”
“不錯。”李從璟道,“這也是我之所以不讓大軍立即出動的原因。”
兩人對飲一盅。放下酒盅,李從璟繼續道:“長嶺扶余兩地殘留的契丹軍,你大可拿去做練兵。即便我不這麼說,相信你也會這樣做。至於何時發動對這兩地的全面攻勢,徹底收復失地,我相信時機到來的時候,你自然會知曉。”
如今渤海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大明安的地位便穩如磐石,即便是大諲撰想扳倒他,都不再是輕而易舉之事。而大明安只需將在此戰中組建成長起來的軍隊牢牢控制在手裡,大諲撰何時去做太上王,都要看他的心情。攻打長嶺扶余,無疑是不立即交出兵權的絕佳理由。此戰至此,大明安在渤海軍民中的威望,已足以讓他不懼任何政敵,只要他自身不犯致命失誤,來日渤海王舍他無人。
這些話兩人自然無需拿到明面上來,稍作論及都心知肚明。
大明安問李從璟:“征伐西樓,李兄打算如何進軍,渤海又該如何襄助”
“長嶺扶余兩府尚有契丹駐軍,幽州軍無意在途中耽擱,自當避過,大軍出征西樓,當取道遼東。渤海軍還需要征戰長嶺扶余,襄助幽州軍,只需出動輔兵保障後勤即可。”李從璟道,笑了一笑,“當然,兵甲軍械醫藥財物,除卻事先允諾我的,多多益善”
最後一句話立即叫大明安啞然。
兩人至此已是醉意微醺,遂攜手步出大帳,登上營中望樓。
兩個曾今普通而今不凡的年輕人,藉著酒意,敞開心胸,在連營燈火上指點江山。望樓下的將士抬頭相望,見兩人背枕星海衣炔飄飛,真如神仙之姿,讓他們欽羨不已。
從同光元年西樓相遇,兩人都還未入耶律阿保機之眼,那時候誰也不曾想到,數年之後,合兩人之力,會使那位讓萬里草原敬畏的皇帝,哪怕是親率舉國之兵,也要敗走麥城。兩人並肩作戰,時至今日,已是相交莫逆惺惺相惜。
各有艱難,相逢卻不必訴衷腸,談古論今,往事付諸一笑。
“往後,這渤海國就是你的了”李從璟摟著大明安的肩膀,大手一揮。
大明安也不矯情,微微一笑,有什麼比這更能安慰他這一路來的艱難他隨即認真道:“大氏為渤海之王一日,渤海國始終都是大唐藩屬”
“好,一言為定”
“永世不欺”
兩隻手掌在空中重重相擊。
這世間有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或許多年以後世間事免不得物是人非,但至少在一刻,兩顆年輕的心真誠相待。當歲月成為一頁青史,轟轟烈烈的壯舉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