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sb3秒就能記住的【新暢想中文網】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小說閱讀。
大唐天成元年年關之前,作為今歲新繼位的帝王,李嗣源忙著在全國境內算民,好詳細瞭解大唐如今的國力,為來年施政提供依據,而江南吳國也在忙著評點這一年的形勢。
過去這一年,吳國可算豐收之年,境內並無大事,雖說天下怎麼都算不上太平,好在戰事並不在境內,中原越亂,吳國便越是歡喜,國力對比從來都是此消彼長。
再者,每逢中原戰亂,就會有許多士族、百姓、匠人湧入平靜的吳國,這對吳國來說實在是天大的好事。
大爭之世,經濟與軍隊乃是衡量一國實力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在這兩點上,吳國自認為已然不讓中原太多——若是不將蜀地算作中原一部分的話。在經濟上,江南富庶,早就可比中原,論及軍隊實力,吳國的藩鎮並不如中原那般權重,中央禁軍是當之無愧的主力,且前些年與吳越屢有交戰,算得上常戰之師。
李嗣源起兵中原時,吳國朝堂便有人諫言北上,若非李嗣源攻克洛陽委實過快,一旦李嗣源與莊宗陷入鏖戰,形勢如何,尚未可知。吳國已多年無大戰,這些年韜光養晦,實力早已積攢得夠了。江南畢竟繁華煙塵之地,若此時再不圖進取,他日為安樂腐蝕心智,只怕日後再無進取中原的雄心。
唯一的難處在於,如今大丞相徐溫身體不是太好。
大丞相之職,天下只此一家。
在吳國,朝野皆知,徐溫有替楊溥而代之的心思,化楊家天下為徐家天下,此事未成,徐溫無意妄動兵革。這恐怕才是吳國這些年沒有參與到中原爭霸的根本原因。
大丞相徐溫正在與府中幕僚議事。
他面前的兩人與他相對而坐,雖有恭敬之態,無諂媚之色,舉止自然,並無拘束,可見是徐溫的心腹。此兩人,左邊的較為肥胖,顯得很是富態,此人名為駱知詳,掌管吳國財政;另一人乃文士moyàng,蓄鬚,顯得弱不禁風,但卻目光銳利,精氣神很足,乃是嚴可求,是徐溫帳下第一謀士。
駱知詳先說話,跟徐溫詳細說明了吳國今歲的財賦qingkuàng,徐溫聽得連連點頭,顯然很是滿意。最後駱知詳道:“民不加賦而國用有餘,如今朝廷財賦歲歲盈餘甚多,各大糧倉也都積粟成山,蒙丞相興農興商,各地良田歲增萬頃,商貿繁榮,加之中原流民不斷湧入,我大吳國戶丁日益增加,如今已是國富民強!”
徐溫面帶微笑,“國富民強,此乃老夫畢生心願,能使吳國有今日之象,總算沒有謬居相位。”
嚴可求見縫插針,先是賀喜了徐溫一番,然後目光一轉,道:“國富民強,此正大展宏圖之時。丞相,天下局勢瞬息萬變,如今我吳國蓄力已足,當圖進取,北進中原,問鼎天下!”
嚴可求這話說得突兀,徐溫呵呵一笑,並不作正面回答,而是道:“天下形勢如何?問鼎天下又當如何?”
嚴可求肅然拱手,他心中早有謀劃,此時以極為認真的神情道:“吳國若要問鼎天下,有上中下三策可選。”
論權謀機變,駱知詳自知絕非嚴可求對手,此時聽嚴可求似有錦繡韜略要說,趕緊凝神細聽。
“哦?你且說來。”徐溫道。
“下策唯八字,韜光養晦,靜待時機。”嚴可求娓娓道來,他這開口的八字,可謂是吳國目前的策略,他接著道:“多年以來,且不說中原風雲變幻,天下局勢也是錯綜複雜,之前吳國之所以未嘗輕舉妄動,乃是順應時局之需。亂世之爭,當以強國為首要,不如此,不能夠與天下諸侯相爭。如今吳國國勢已強,若能得天下再亂如僖宗時,便有可能動若雷霆,一錘定音。”
徐溫只是微微頷首,並不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