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一 穀雨識洛陽 棋落驚兩川1,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頗為詳盡,並非只說個“可”與“不可”。
諸事奏完,殿中安靜下來,氣氛愈發肅穆,直到這時,今日朝會才算是進入正題。
樞密使、同平章事安重誨,出奏一事,引得不少官員倒吸涼氣,他道:“自陛下君臨天下以來,四海承平,國勢日盛,官知其所為,軍知其所戰,民知其所耕,此乃陛下聖恩浩蕩,澤被天下之故也。唯獨兩川之地,山匪不絕,道路不靖,屢有事端,民深受其苦,不可不察也。故臣以為,當於兩川之地,再立節度使,遣能者以馴之。”
“遂州,果州,閬州,綿州,皆多事之地,臣奏,以遂州設一節度使,以果州、閬州再設一節度使,另向綿州增派精銳將士,如此,方可護佑一方安寧。”
分割蜀地以弱其勢,增派蜀官以制其帥。這就是安重誨所言的核心意思。
李嗣源不置可否,在許多官員驚訝的目光中,淡然自若,看向李從璟,道:“秦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天下兵事,任卿所奏授節度使、調遣兵馬之事,秦王以為如何?”
站在群臣最前,為群臣之首的秦王,出列奏道:“任相所請,乃老成謀國之言,兒臣鄙陋,竊以為可。”
李嗣源頷首表示瞭解,又問其他幾位宰相的意見。
諸人意見一致,都認為安重誨之言可行。
李嗣源三問群臣,群臣無人言不可。
如此大事,秦王、宰相們一致認為可行,豈是巧合?
群臣誰不知曉,此事早已有了定論,拿到廷前走程式而已。
三日後,李嗣源下詔:
以夏魯奇為武信軍節度使,出鎮遂州;以李仁矩為保寧軍節度使,出鎮果、閬二州;以武虔裕為綿州刺史,並增戍兵。
詔令下達,兩川震動。
此舉,意味著帝國解決兩川之事的步伐,已進入真刀實槍的階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