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獅出關急1,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從璟率領大同軍離開勝州時,軍威嚴整,聲勢赫赫,五千人的隊伍甲冑整齊,隨在軍中的輜重糧草等物堆積如山,排在一起長龍也似,竟是一眼望不到盡頭了。經過兩日修整的大同軍,人人吃飽喝足睡夠,精神奕奕,滿眼都是鬥志,這幅景象與他們初至勝州時的模樣,簡直是天壤之別。
李從璟自知,其部攻克勝州之舉,想必已為耶律敵烈所知曉,但耶律敵烈不一定能料到他們敢放棄勝州城,東行找他的麻煩。所以在出城之後,李從璟命令大同軍全速行軍,務求以迅雷之勢,完成此次東援行軍,不被契丹軍擋在路上。
“李將軍,我等此番援助桑亁關,這仗怎麼打?”行軍路上,張大千開口詢問。
李從璟道:“今次之戰,我等現於耶律敵烈背後,主動權盡在我手,這仗,自然是用最省力最簡單而又能取得最實際效果的打法來打。”
“敢問李將軍,何為最簡單省力,而又能取得最實際效果的戰法?”張大千接著問。
李從璟馬鞭指向前方,道:“能保住桑亁關,就是最實際的效果。此地我主而耶律敵烈是客,其客場作戰,又是以陰謀支撐戰爭,求得是隱蔽接近、以速破關,所以他此番無法帶太多大軍來,而一旦耶律敵烈腹背受敵,不能將快速取得戰果的意圖變成現實,他就失去了此次征戰的目標,只能引軍而退。”
張大千很是贊同,這的確是事實,被李從璟這麼一明,他們此戰的戰略目的,就不用去強行擊敗耶律敵烈大軍,而是隻要牽制住耶律敵烈大軍即可。畢竟耶律敵烈所部軍力佔據優勢,戰力亦是精銳級別,反觀大同軍,幾日來歷經阻擊戰與襲城戰,雖都取得大勝,但損失也不,補充進來的八百新卒,只不過是編了卒伍而已,由大同軍老卒為其各級將官,約束規範其行動。讓他們搖旗吶喊、以壯聲威尚可,但要他們衝陣殺敵,除卻順風仗,都是不現實的事情。而桑亁關的守軍,經過連日苦戰,能保得邊關不失想必已是精疲力竭,此時能穩守桑亁關已經殊為不易,再要他們以區區數百人之數出關擊敵,極有可能被契丹大軍抓到破綻。所以,如果選擇前者,這仗並不好打。
完這些,李從璟最後總結道:“故此,我等只需列陣契丹軍陣後,彼進我擊,彼退我守,以為威懾即可。此戰,不在敗敵,而在疲敵,在拖延時間。”
張大千等領會李從璟的意思後,對他此舉都持認可態度,張大千更是暢快的笑道:“此前都是蠻子跟在我等屁股後面,追擊我等,讓我等一刻也不得停歇,拼了命的追牛趕馬,痛苦至極。而今,我等終於消停下來,再不用擔憂時間緊迫,大可悠哉悠哉拖延時間,倒是件愜意的事。眼下換了耶律敵烈那老賊火燒屁股,去受這份苦,想一想實在是痛快!”
諸將聞言,俱都哈哈大笑起來,顯然是都從這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轉換獲中得了不的快意。作為這個轉換的締造者,李從璟亦是感到爽快的,甚至快意比諸將還要大些,不過經年以來他習慣了喜怒不形於色,是以表面上看去沒有任何反應。大同軍將士見此,還以為李從璟是看不上這事,不屑因之而有喜悅,遂覺李從璟果然跟他們不一樣,心中不禁感嘆,李將軍非常人也,如此年輕便這般沉穩內斂,假以時日,必定成就一番常人所不能及的大功業!
從勝州而至桑亁關,不到兩百里的距離,李從璟率領大同軍,用了不到三日的時間便走完,在眾人的視野裡再度出現契丹大軍,出現桑亁關的時候,無論是李從璟還是其他大同軍將士,莫不感到一陣血脈噴張。
他們是雄師,他們在數倍之敵的圍困中,百里奔戰,將以速度稱雄的契丹精騎遠遠甩在身後,面對濤濤黃河,面對深入敵境的孤立無援,他們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姿態,在耶律敵烈眼皮子底下奪下了剛剛被他親自攻克的勝州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