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從璟回到陣中後,即令大軍修建營地。天色已經不早,此間大營的修建,不能草率為之,當力求堅固,以防止契丹蠻子進攻、襲擊。大同軍將士也都知曉其中的厲害,在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時,雖然他們已經接連取得了幾場勝利,卻也都不敢絲毫掉以輕心,按照李從璟佈置下來的標準,挖溝砌牆,忙得熱火朝天。
在臨時搭建起來的軍帳中,李從璟召集了大同軍諸將,來商討接下來的行動和往後的戰術安排。關於這件事,其實之前李從璟和張大千就已經有過交代,只不過那都是泛泛而談,沒有具體道戰場上,去佈置各個指揮的行動,所以這回的軍議,主要是解決這個問題。
李從璟在陣前羞辱耶律敵烈和韓仲錫的場景,大同軍諸將都看在眼裡,他們之前已經知道李從璟善於謀劃,精於佈局,並且驍勇能戰,且武藝不俗,透過今日之事,對李從璟的能言善辯,他們又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然而,這些大同軍的將校們發現,對李從璟越是深入認識,卻發現對其越是看不透。他總是在不停的給人驚喜,給人意想不到的東西,他的才華像是深不見底的泉水,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到底色。
這些日子以來,他們先是見識了李從璟的膽色和智慧,於是李從璟在他們心目中留下了智將的印象;但是隨即,李從璟帶領千騎敗契丹三千追兵,更是一馬當先殺透敵陣,在敵陣中連斬耶律雉等四位上-將,於是乎他們知道李從璟的武勇確如傳言中一樣,因此他們腦海中李從璟的印象,又多出了許多彪悍能戰之氣,陽剛而殺伐氣濃厚。
至此,他們以為他們已經全面瞭解這位年輕的節度使了,一個智勇雙全的面貌已經足夠完整,平心而論,在這個草莽將領當道的時代,許多人都是憑藉勇武而成為一軍主將,能兼顧智勇的人並不多。但是接下來,在攻克勝州城之後,李從璟提出撫民安城之策,並且委任了一幫靠譜的文官,去治理戰後的勝州民政大同軍的這些將校由此發現,原來那位智勇兼備的將軍,並非只知道沙場征戰與殺伐,他還有政才,能夠主持政事,將一方民政處理的井井有條。
如果之前對李從璟是敬佩的話,那麼到了這個時候,大同軍將校對李從璟就是仰望了。要知道,唐末以來至今,門閥士族的勢力大為消減,已經到了看不見什麼影響力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文士、理政之才的短缺,而在這個時候能夠處理一方民政,那就不僅僅是能力和後天努力的問題,而是有著不俗的天分。
試想一個人,能文能武,武能定國,文可安邦,他還能不是一時之豪傑,只要運氣不太差,他還能不成就一番大功業?這樣的人,大概就是真正上位者的模樣了吧。
但是今日,見識到李從璟三言兩語將耶律敵烈氣得渾身發抖,只能狼狽退走的時候,大同軍將校們發現,他們腦海中那個上位者的畫像,又一次模糊了。這回新增進去的神色,是儒雅之氣,是飽學之姿,是士子風流,是瀟灑不羈。如果先前李從璟的畫像還很清晰的話,那麼到了現在,李從璟的面容已經再次走向了模糊。因為大多數的大同軍將領,都已經無法在有限的見識中,去定位李從璟了。
這樣一個人,該是怎樣一副面貌,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畫像,實在是難以雕琢。因為形象豐富、立體,所以這幅影象便不能不難畫許多,以至於這些大同軍將士已經無法將其展現出來。
再看李從璟,入眼的仍舊是那張年輕而英俊的臉,在這張還沒有太多歲月滄桑痕跡的臉上,大同軍將校們,難以看出這張特別又普通的面容下,到底隱藏了怎樣一段經歷,又隱含著怎樣一段人生。那不是他們能夠想象得到的東西了。
敬佩、仰望、信服的目光中,李從璟和平日沒什麼兩樣,依舊是挺拔的身姿,沉靜而且從容的站立,風度不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