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換得死地開生門1,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空久不見湛藍,然則於此時而言,陰沉亦或烈陽,都已不再那麼緊要。←頂點說,..前線李紹城一舉戰勝契丹北路軍的訊息,猶如一支強心劑,讓大明安等人打起了精神。
身陷困境,鬥志往往比實力更加重要,李從璟雖然口中不言,實則內心裡並非不希望渤海軍振作,只不過他向來不喜歡多言。相比較來,用戰果來話,要實在得多。
伊臺距離李紹城與契丹北路軍交戰之地並不太遠,兩日路程而已。在接到李紹城破陣的訊息之後,連線又傳回聯軍徹底擊潰契丹軍的軍報,不過李紹城並未多作追擊,見好就收,轉而迅速打掃戰場,收攏傷員,之後就撤離了交戰地。
原本東進顯德府的耶律阿保機,比之伊臺,距離李紹城要遠一些,只不過軍情處發現其行蹤,再將情報傳回伊臺,這中間不必避免要耗費一些時日。到了目下,李從璟距離李紹城,也僅是比耶律阿保機稍近一些而已。
“契丹多騎兵,設若耶律阿保機以精騎為先鋒,率先開赴戰場,未必不能比我等先追上李紹城將軍,當務之急,是否應讓李紹城將軍率軍後撤?”大明安在他的不安與焦慮被戰果洗淨之後,難免為自己先前的失態感到羞愧,此時心思活泛起來。
李四平也想拿出幾分見解,他道:“我軍兵力並不佔優,要突圍,合兵一處,無疑是持重之選,唯有合六萬大軍之力,方能與耶律阿保機一戰。”卻是贊同大明安的意見。
大軍行進的速度很快,遠遠俯瞰,猶如群蟻,附殼而行。李從璟稍作尋思,道:“合兵一處,固然持重之選,卻非破局良策。”
行軍爭分奪秒,因是便是商討這樣重大的軍情,眾人也沒有停下來的打算。亦或者,在這樣的節骨眼上,李從璟已無暇去顧及渤海軍方面的心情,而是要以己方之判斷,“獨斷專行”了。
李從璟話中之意,大明安已聽出些許,遂問:“敢問李將軍打算如何破局?”
李從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顧莫離、王樸,“你們認為該當如何?”他無需與渤海軍客套,那是不想浪費時間,但莫離、王樸的意見,他卻是必須考慮的。
論軍謀,當下莫離可謂是遠勝王樸,事實上,在李紹城取勝的訊息傳回之際,他就已經在考慮接下來的征戰之策,這時李從璟問起,他心中已初步有些成算,便了四個字:“乘勝而進。”
莫離之論,正與李從璟心中所想,不謀而合,這既是兩人的默契,也是局勢使然。特定事情面前,選擇固然多樣,甚至勝法也不止一種,然則,最恰當的路,卻永遠只有一條。
聞琴聲知雅意,王樸眼前一亮,嘿然笑道:“出人意料。”
“更是為了掌握主動權。”李從璟補充了一句。合兵固然穩妥,卻不能改變眼下被動的局面,而對於此時的聯軍,贏取主動權比什麼都重要,因為只有如此才有騰挪的餘地。
“方經大戰,不做休整,又百里趨利,似有疲軍之嫌。”大明安沉吟著,這回他沒有表示質疑,只是用商量的口吻。
李從璟淡然道:“為常人所不能為,方為豪傑;勝常軍之不能勝,才是精銳。”
這樣的話要是常人出,自然狂妄,然而有李紹城之勝在前,這話便是底氣。李四平皺著眉頭,想了想,還是道:“百戰軍之精銳,無可辯駁,然則契丹軍畢竟兵強馬壯,此舉風險不。”
“軍爭豈非沒有風險?更何況局勢危急,要逆勢而上,於死地開生門?”李從璟平靜的道,“古往今來,但凡征戰,誰也不敢言有必勝把握,無非拼命而已。狹路相逢勇者勝,憂敗,便不能勝,懼死,又何能生?”
完這話,李從璟揮動馬鞭,賓士向前,寒風捲起他黑色的披風,在軍列旁肆意飄揚。
與此同時,一聲大喝在軍中響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