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赤朮於白狼山,後有許伯先、陸君嚴領八百壯士從軍,助我等在退至扁關前,成功疲憊耶律倍、耶律敵刺所率五萬大軍,此間之事,如何能不記得?”
“自古燕趙多壯士,誠然如此。營州之前雖為契丹竊據,但苦於營州地廣人稀,土地貧瘠,契丹在佔據營州之後,其用多在軍事,是作為進攻盧龍的前哨之用,對民政並無建樹,管理鬆散。也因此,營州成為‘灰色地帶’,山賊眾多,馬幫肆虐,民風彪悍。軍情處初至營州時,立足也異常艱難,營州的情況,總結起來是四個字——民少賊多。”莫離娓娓道來,到這裡微微一頓,目光趨於銳利,“既然民少賊多,那就化賊為民!這就是我所的遷民之策。”
“化賊為民?”饒是李從璟思維跳躍,也被莫離這個想法驚了一驚,隨即他開始思索這個方法的可行性,最後搖頭道:“只怕賊性難改。”
李從璟此言,莫離並不認同,他嚴肅而且認真地道:“始皇帝並六國,異國之民也可為我之民;班超通西域,異族之民也可為我之民!胸懷若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哥兒,何以自縛手腳?”
一直不怎麼插話的桃夭夭,此時也冷哼一聲,“亂世當道,若非苦無活路,誰人願意拋家離鄉,入山為賊?若能有一方土地可供耕作,飽食暖衣,誰願從賊,辱沒祖宗,朝不保夕?”
兩人得不差,但對李從璟而言,如今戰事正急,他需要的是一個穩固的後方,而不是一個隨時可能有變故的後方,哪怕只是極的機率,極的變故,他也不願意冒這個風險。從軍多年,他早已習慣將風險降低到最,對細節的苛刻和追求完美的行事風格,讓他對能掌控的東西,有一種極端的控制**。
莫離見李從璟不言語,知道他仍舊持保留意見,想了想,繼續道:“今遷山民出山,給予土地,發放戶籍,輕徭薄賦,棄惡從善者必如過江之鯉。對性善之輩,李哥兒寬宥以待,對性惡之輩,李哥兒嚴刑以對,如此不出數載,營州必治!”
這話完,李從璟臉色稍緩,莫離抓住機會,進一步道:“李哥兒先克平州,始有百姓跪拜於衙前;出扁關擊契丹,始有八百義軍協從助陣;大勝耶律倍、耶律敵刺歸來,始有盧龍十萬兒郎踴躍入伍,欲從王師護邊擊賊,振奮國威!今,李哥兒破雁南,治營州,教化地方,‘變幽雲之天’正當其時,‘幽州之福’之名,將成‘大唐之福’,傳遍天下!如是,李哥兒振臂一呼,何愁不能得‘十萬青年十萬軍’?離只怕到時,天下志士當爭相入幽州!一旦如此,區區契丹國,何以能擋我大唐王師?!”
屋中沒有外人,不必避諱,莫離情緒激昂,直言道:“治國之道,剛柔並濟,興義兵,還得行仁政。至剛易折,譬如大秦,二世而亡;至柔易亡,譬如宋魯,徒為羔羊。當今天下十國,諸侯相爭,烽煙不熄,李哥兒欲成大事,自當一手雄師,攻城拔寨,一手仁政,收攏人心!前者定國,後者安邦,前者可掃蕩群雄,後者令天下歸心,如是,大業可期!”
“今李哥兒率王師出征,大軍在前,而文吏在後,不正欲行剛柔並濟之事嗎?怎麼事到臨頭,反而猶豫?”
李從璟修身養性多時,平日喜怒不形於色,此時聞聽莫離之言,也禁不住臉色數變。末了,他起身,對莫離一拜,由衷道:“今日若非莫哥兒,我將大錯矣!”
笑意浮上臉龐,莫離收拾好情緒,打趣道:“如此,化賊為民,其策如何?”
“善!當立行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