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將軍者,志大才高品潔,手握雄師數萬,身有謀士如雲,若得奮然逆流而上,改天換日者舍將軍者誰!”

話盡於此,馮道後退三步,一禮到底,“可道不才,願為天下蒼生,助將軍一臂!”

李從璟扶起馮道,沉默良久,肅然道:“承蒙大人高看,從璟在此謝過。從璟不才,願告知大人,不退契丹、不穩幽雲,誓不還中原!”

桃夭夭起身望著李從璟和馮道握手抒志,眼神有些恍然,似乎又念起當日初上神仙山時所抱志向,呢喃道:“不退契丹、不穩幽雲,誓不還中原!”

……

馮道率領使團隊伍走了。值得慶幸的是,雖草原的天已被李從璟捅了一個窟窿,出使契丹的使團官吏倒是一個沒少,得以盡數南歸洛陽。此行於這些官吏而言,經歷可謂峰迴路轉、波瀾起伏,期間甚至差些喪命,雖則李從璟在草原取得不少成果,不過那卻是於國有利,這些身在其中的人有遭受“無妄之災”之嫌,他們對李從璟這個一切風波的始作俑者是何態度,回到洛陽之後言行對李從璟是好是壞更是不得而知。

過於既然馮道明確表示願助李從璟,想來以他的本事,該是會給李從璟一些實際幫助的。

送別馮道等人後,李從璟和莫離起此事時,莫離道:“出使契丹雖預期目的沒能如願,但其間變幻亦非我等一人之過,我等之所行縱然有不妥之處,亦非沒有收穫。契丹與大唐敵對數十年,先帝(李克用)更與契丹有血仇,到底大唐與契丹無法長久和平,與其任由其發展壯大,半道扼殺之原本就是良策。”

李從璟道:“大唐與契丹是戰是和,在目下無非兩種情況,戰為戰,和為和。在兩國傾舉國之力決戰不會出現的前提下,邊境的爭鬥若是幽雲自身便能應付,於陛下欽定國策並無根本衝突,而若是幽雲以自身之力能敗契丹,於陛下而言還是好事。然則一切之前提,是幽雲能‘自給自足’。”

莫離頭道:“此番趁契丹平定黃頭、臭泊叛亂之機收復平州,是盤活邊境這盤棋的關鍵。否則一旦契丹穩定住內部,再會東滅渤海,則其國之四方有三方底定,接下來便會專心致志對付中原。攻打平州,短期來看是為渤海減壓之舉,吸引契丹一部分注意力至幽雲,長久觀之卻是為中原打算。”

李從璟笑道:“也是惹火燒身之舉。”

莫離開啟摺扇輕輕搖動,“汪洋大海,何懼惹火上身?”

兩人大笑。

馮道離去之後,李從璟第二個要送別的物件便是大明安和李四平。

不同於馮道等人自行南歸,大明安等人要順利歸國,還須得軍情處派人護送,穿過自南向北穿過營州全境,抵達渤海國。如今李從璟要攻打平州,一旦平州攻克,必定牽動三方局勢,作為這場戰鬥的受益方,渤海國是時候有所行動了,也必須採取行動。

以大明安原本之意,在謀國求存之事上,是欲和大唐朝廷面對面締結約定,渤海國雖是國,但卻是玄宗親自敕封為國,為大唐附屬國。然而在得知李存勖關於幽雲之國策後,大明安已知大唐朝廷暫時無暇北顧,渤海國要求存,就得依靠自主對契丹用兵的李從璟。

李從璟身為大唐北面幽雲防禦使,對邊境戰事有臨事專斷之權,而其之前所作所為以及對待渤海國的態度,也讓大明安對李從璟極為信任。

臨別前日夜,李從璟和大明安在帳旁篝火前詳談。

“將軍攻打平州之舉,實為攬渤海之難於己身,渤海國因將軍得以爭得喘息之機,在下歸國之後定當服父王厲兵秣馬,與將軍一同應對契丹,不使將軍心血付之東流!”明安措辭很客氣,他身邊有李四平作為參謀,加之本身素有敏才之資,言談舉止挑不出毛病。

得到明安的保證,李從璟並未如何資訊,他挑動幾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齊襄

塔蘭託

全職獵人:開局繫結一座監獄

絕世小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