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情處這樣的機構,實在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但其威能,實在是巨大。尋常將帥,能對敵方城池有所瞭解就不錯了,哪裡能做到如軍帥這般,對敵情瞭如指掌,對敵將清楚如見自家人,這手筆,驚天動地。”李有財坐下後,首先開口。

“斥候是軍隊的眼睛,我不過是將斥候的作用擴大了些,先生謬讚了。”李從璟打量著李有財,謙虛道。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軍帥以軍情處數十人,利用河陽軍內部矛盾與爭鬥,分化瓦解孟州守軍實力,不費一兵一卒,而將孟州納入囊中,將‘謀戰’之道發揮的淋漓盡致,下官實在是佩服之至。”初次見面,又是降臣,李有財毫不吝嗇自己的讚揚。

李從璟給李有財遞過去一杯酒,淡然笑道:“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城為上,破城次之。打仗就要死人,古往今來,未聞戰場之勝,有不死人者,多少而已。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雖是用兵固有之理,然作為將帥,如此戰法卻非良戰之法。”

“孟州,若用百戰軍攻城,以百戰軍之戰力,旦夕可下,然修櫓轒轀,具器械,徒耗物力財力,攻城而蟻附,將士死傷三分之一而拔城,軍之禍。是以百戰不殆,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

“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古今良將皆知此理,卻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哪怕是一場戰爭?”李有財接過李從璟的酒一口喝下,話一出口流露出一股書生式的悵然,“打仗就要死人,然而將帥們總慈不掌兵,他們口中的打仗就要死人,卻是為他們無能謀劃出更好的戰法、為他們只會指揮將士*尋找藉口,今日得見軍帥,方知何為為將者的仁慈。”

李從璟見李有財評軍將軍爭,雖然有些道理,但仍舊不失為書生之見,有些想發笑,忍著沒笑出來打擊這位年紀已經不的文官。

穿越以來,李從璟從他所見的書生文官中,都看到了一股古代書生特有氣質,無論是莫離、衛行明衛道父子、王不器,還是眼前的李有財,都有那種氣質。

他們懷古傷今,他們胸中有百姓有天下,他們仁愛而且想要為這個世道做些什麼,他們對這片土地有一種難以言的深沉的愛,雖然他們不一定做到了多少,可能迂腐,可能迷失,可能墮落,可能一輩子也只是將這些東西埋在心裡,這些東西虛無縹緲不可琢磨,甚至看不見摸不著,永遠無法實現,但作為一個群體,他們始終沒有丟棄,而後在一言一行中不自覺表露出來。

這些書生氣,大概源於他們自所受的聖人教誨,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仁愛四方;他們不忍見百姓受苦,不忍見生民塗炭,總有一個世界大同的夢想,也因此李有財才會有這番言論。

書生氣,書生氣,到底什麼是書生氣?什麼又是古人的書生氣?

李從璟不由得想到,當後世的人在批判古代的書生文官的時候,他們到底在批判什麼?他們可否知道他們在批判什麼?

“書生治國,自古如此,並非沒有道理,武人安邦,打下整片江山之後,還得將江山交給文官治理,文官比武將多了什麼又少了什麼,他們憑什麼治理江山?”李從璟默默的想,“大概,其中便有一個緣由,是那股氣吧,那股書生氣。北方遊牧民族彪悍敢戰,甚至能攻滅中原之國,但他們的文明呢?中華文明,為何在最艱難的時候都不曾斷送,是不是有這股氣?”

李從璟陷入自我沉思,半天沒理李有財,李有財等了半響,直到所有人都看著低頭沉默的李從璟,他不得不提醒道:“軍帥,下官得可在理?”

李從璟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發現眾人都在看自己,心中自嘲:自己怎麼一不心陷入意識流了……

“為將者的仁慈……不敢當先生之贊。”李從璟驅散縈繞心頭的思緒,微笑回應,“戰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