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量之後,打算直接推平,換到對面的上坡上重建,那裡地勢更高,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自然災害的侵襲。
至於重建學校的費用,顧朝暉表示,他也一手包辦了。
這個訊息傳出來,村民們更是對他感激萬分,要知道,如果村裡沒了小學,孩子們就得每天走將近十公里的路,去更遠的另一個村子裡的小學借讀,那艱苦程度簡直不敢想,現在還好說,要是到了冬天,颳起白毛風,下起大暴雪,孩子們就算不聽課,也很有可能在去上學的路上遇到意外,而且草原上常有狐狸和狼群出沒,到了傍晚時分,他們就會出來活動,成年人他們不敢攻擊,但孩子的話,它們可不會嘴下留情。
之前還一直為此擔心的父母們,聽到顧朝暉要支援建小學,更是把他當做恩人對待,都領著孩子來到了呼格家,讓他們親手給顧叔叔端一碗奶茶喝。
其實顧朝暉做這些不是圖名,更不是圖利,都是因為他知道像這樣的窮鄉僻壤,大家要是想擺脫貧困,改變命運,只能靠知識改變命運,哪怕不念大學,但至少要讀書識字,這樣一來,即使以後在家搞科學養殖或者技術種田,也不至於被人忽悠,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啊。
不過辦學校解決的是長遠的問題,眼前村民們草場被淹,牲畜沒有冬儲飼料,大家沒有過冬的糧食的問題,確實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而且呼格吉勒圖也跟他表達過,說村裡這些年確實太窮了,想讓見多識廣的顧朝暉幫忙想想致富的路子。
作者有話要說: 真的,作為一名慈悲為懷的作者,我的文幾乎不死人,但這位村長,我曾經對他動過殺機,呵呵~
第98章 脫貧致富
為了幫助呼格他們村致富, 顧朝暉又在村裡停留了幾天,做了個詳細的調研。
透過調研,他發現,村裡現在之所以生活不富裕, 一來是村民們都停留在靠天吃飯的傳統農耕和放牧養殖階段。
老天爺心情好, 雨水豐沛, 草場長得好, 牛羊繁殖快,莊稼收成好,他們的收入就能多點, 要是老太爺不賞臉, 那他們就得鬧點飢荒。
但幸好是農牧混雜區,莊稼收成不好的時候,還可以賣點牛羊撐過去。
不過, 村裡的牛羊販賣也不太理想,主要還是受交通不便的限制。
很多收購牛羊的販子基本上在交通更加方便的旗縣區裡就能把所需的牲畜收購齊全了, 如果實在需求量大, 鑽到他們這邊, 也幾乎輪不到他們村,因為前面幾個村也有大規模的養殖戶, 基本就能滿足收購需求。
所以, 他們村要是想賣牛羊,就得自己找車往出運,還得自己聯絡收購方, 特別麻煩,利潤相對也薄了不少。
而且,顧朝暉在調研中還發現,他們村現在養殖牛羊的品種不是太好,上膘太慢,肉料比太低。
問過牧民之後,他們也都說,現在村裡養得牛羊大多是傳統的三河品種,從沒引進過外面的良種。
顧朝暉問了不引進外面改良種的原因,所有牧民的答案都是一樣的,“沒錢!”
種羊和種牛的價格都是相當高的,而且為了保持良種率,不可能只引進一頭種羊或種牛,至少要一公一母,或者一公兩母,這樣才能有效改善種群品質。
而這一公一母種羊的價格大概就在一、兩千塊錢左右,更別提種牛了,估計要上萬塊。
對於當地的農牧民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不管怎麼說,經過這幾天的走訪調研,顧朝暉算是找到了癥結所在。
看來要是想幫呼格他們村致富,一是要修路,為致富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二就是要修渠,方便灌溉農田,擺脫靠天吃飯的現狀;三就是要幫著農牧民引進良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