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到底是地主家的後人,還是比莊戶人家鬼道一點。

一家人嘁嘁喳喳的商量之後,對曹行知說,“不是不能賣,但你把我這瓶子買走了,我拿啥插雞毛撣子?”

一聽這說法,顧朝暉忍不住笑出聲來。

曹行知也是無語,又從包裡拿出三十塊錢,道,“這些錢,你們拿去買撣瓶吧。”

沒想到城裡人這麼大方,只不過還了一次價,就給加了三十塊錢。

那家人嚐到甜頭,還想再還價,但這次顧朝暉卻不打算鬆口了,還沒等曹行知說話,他便道,“曹大哥,這樣的東西,咱們去別的村子也能收到,何必在這裡拿?再說這次咱們收的東西也夠多了,這對瓶子要不要也無所謂。”

聞言,曹行知點點頭,把本來要摸向錢包的手又收了回來,應和道,“也對,再說這瓶子太大,也不好拿,咱們還是看看再說吧。”

一聽這兩人要走,買賣要黃,那家人急得跳下炕就去追,還拼命拉著兩人不讓走,到底最後二百三十塊錢成交了,還送了他們一筐雞蛋。

從這家出來的時候,曹行知打趣顧朝暉,“你這小子,愛恨分明啊。”

顧朝暉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後兩人繼續向前。

臨到中午的時候,兩人又到了一家,這家據村長說是他們村有名的“知識分子”了。

祖上還出過舉人,即使後來沒落了,也一直是他們村的教書先生,在村裡很有威望。

可惜現在無論什麼職業,一律一視同仁,教書先生家也有實際困難,家裡三個孩子,一個小學,一個初中,一個高中。

三個還都是小子,他家還沒多少地,羊也養的不好,就連雞下蛋都比別人家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兒。

村裡的孩子都是他教大的,因此,即使大家生活都不富裕,但村人也會多少接濟他們家一下,有時候是小半袋苞米麵,有時候是蕎麵、綠豆。

可這根本不解決實際問題,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何況教書先生家是三個小子!

昨天,他也拿著家裡的“老舊”東西去村長家了,可惜顧朝暉他們沒看上,最後也就沒要。

沒想到今天這兩人還能登門。

顧朝暉和曹行知雖然在教書先生家受到熱情接待,但對方表示,實在沒啥好東西能變賣。

因為收了一對雙耳瓷瓶,兩人此行目的已經達到,也就不著急了,此時還便有空跟教書先生嘮一會兒閒話。

教書先生的見識確實比莊稼漢多,說起村裡的歷史,頭頭是道,說起自己的祖上,也是驕傲不已。

興之所至,他還主動翻出了家裡的一些古舊書籍給二人看,說這些都是他們家傳下來的。

顧朝暉一看,很是驚喜,雖然古本多有破損,但難能可貴的是,其中部分古本竟是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並存,正面是漢語,背面則是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內容。

不過曹行知對這些書表現得倒是興趣不大,他一直在和教書先生攀談,顧朝暉則趕緊拿出白手套帶好,逐頁翻閱。

看顧朝暉對這些東西感興趣,教書先生不禁問道,“這些書也值錢?”

顧朝暉點點頭,“你要是有意想賣,我可以收,你要是捨不得,我少收幾本也行。”

曹行知雖然走南闖北,收了不少好東西,但他從沒收過古書、古本一類的東西,因為這類東西不好儲存,一旦黴變或者破損之後,價值便會大打折扣。

因此他忍不住勸顧朝暉,道,“小顧,這些東西咱們帶走也不方便。”

顧朝暉知道他只不過是給自己找個藉口,估計是怕自己賠本,明白對方的好意,顧朝暉笑著回道,“曹大哥,我真的挺喜歡這些東西。”

看他心意堅決,曹行知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裁文裡當秘書[穿書]

賣花兒姑娘

總裁在真香的路上趕來

一年春天

穿越六零當知青,我家小院通香江

冒水指尖

返回1998

木子心

大明,長生以後

江天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