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對於顧朝暉,他請是請不動的,只能等著對方主動上門。
上次他們見面,還是應那個曹姓大金主的要求,他跟顧朝暉訂了一個紅木古塔雕件,顧朝暉不僅如期交貨,而且還超出預期的利用他掌握的機械加工知識,將那古塔模型做得與實體比例一模一樣,甚至精細到連古塔上的吊鈴都做了出來。
那小若指尖的吊鈴裡還真的有木質小舌,微風一吹,整座木塔上的小鈴鐺都會搖晃起來,發出極其細弱的木鈴之音。
曹姓金主看了分外驚喜,不僅按照約定,付了800的工費,而且還再次跟郝老闆提出,想要見一見這位心靈手巧的匠人。
郝老闆這樣的老油條,怎麼可能給他們搭橋,讓他們見面。
東家和工匠直接接觸上了,還要他這個二道販子幹什麼?
所以,即使曹行知多次提出要求,郝老闆都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了,要麼說顧朝暉出門了,不在家;要麼就說,對方最近在忙著結婚的事兒,云云,反正就是不安排。
但曹行知是個有韌勁的,他聽說顧朝暉要結婚的訊息,還拜託郝老闆給他捎了一份禮,是一對牛郎織女粉彩瓷人物擺件。
這東西雖然是建國之後的作品,但做工細膩精緻,人物形體風流,眉眼傳神,而且是十來年之前,那個敏感時期出產的為數不多的愛情題材彩瓷作品,雖然目前市場價值不高,但卻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主要是非常適合作為新婚禮物送給小兩口。
可如此用心的禮物,卻沒能送到顧朝暉手上。
郝老闆答應的挺好,但轉手就把這套擺件放進了自己的櫃子裡,他打算一直雪藏,絕不能讓顧朝暉和曹行知有了交情,否則他就得被甩。
之所以敢這麼做,郝老闆也是摸準了顧朝暉的脾氣,看出他雖然有手藝也有巧妙心思,可卻對這行興趣不大,估計以後有了錢,手頭不緊張了,八成就不會再碰這些東西。
既然他註定是個圈外人,郝老闆也只想在他身上賺點快錢,所以是有多少貪多少,而且也不怕露餡,畢竟,只要他自己看得緊,顧朝暉是絕對沒有可能跟曹行知見上面的。
這次顧朝暉又自己送上了門,郝老闆猜他肯定是手頭缺錢了,正好曹行知剛給他來信兒,說是想要個小物件,就是一對木雕金蟾。
這東西是開運招財的吉祥物,按說並不難做,不必非得找顧朝暉,而且這種小東西,工費也給不了幾個錢,多說一、二十塊,郝老闆還挺為難,心想顧朝暉不一定會為了這兩個小錢非這個周章。
沒想到今天他就上了門。
兩人便說起了木雕訂單的事兒,本以為對方會拒絕這種小活,沒想到顧朝暉竟然痛快應了下來。
那就沒什麼好擔心得了,郝老闆笑著道,“那我去後面給你拿客戶的信,上面畫了個大概的圖樣,你照著那個雕吧。”
郝老闆說完便走了,那小夥計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偷懶了,前廳處只留下了顧朝暉一個人。
正在等著的功夫,店外面走進來一個人。
這人四十歲上下年紀,中等個頭,神情嚴肅,走路無聲。
他戴了一頂挺括的前進帽,身上穿著板正的西服,進屋之後,與顧朝暉對了個眼神,便自顧自的揹著手在店裡看了起來。
這樣的打扮在他們這座小城裡可不多見,顧朝暉便忍不住多看了對方兩眼。
這人應該是個外地人,看穿著打扮,應該是個做生意的。
古董店裡來了個生意人,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不過來了郝老闆這裡這麼多次,這還是顧朝暉第一次遇到別的客人。
兩人無言,一個專心喝茶等人,一個揹著手看貨。
又過了約莫五分鐘,郝老闆滿臉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