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這群人都不聽。結果,去了半個多月都不見有人回來,我們也擔心,就跟鄉里彙報了,鄉里和縣裡都來了幹部和警察,結果進山搜了十來天,竟然啥都沒找到,無論是人,車,還是傢伙事兒,哪怕是個小布片呢,他們都沒找到,一直到現在,那群人都沒音信。但自從那之後,我們這片就出名了,說是有個啥少數民族的開國皇帝的大墓,市裡的考古隊也來過幾次,可除了封山,也沒看他們帶出來什麼東西。所以哈,我勸你們,要是真想去山裡,還是趁早斷了想頭,我們村的人現在都對那地方不敢多說,總感覺邪性。”
兩人聽了村長這一篇話,當然不是當故事聽,而是分析出了點有用資訊。
看來這村裡,不一定有什麼像樣的陶瓷、文玩,但是少數民族的器物應該是少不了。
尤其他們這裡農、牧混雜,說不定真有像樣的好東西流傳下來。
再看那村長長得也是頭髮顏色較為淺淡,高顴骨,單眼皮,細眼睛。再加上他們來時路上看到的那一段段土牆,看起來不起眼,卻有可能是古代城牆遺蹟。
曹行知後來跟顧朝陽說,這地方真有可能是古代遊牧民族的王城所在,寶貝必然是少不了,他們根本不用惦記山裡的大墓,只在民間收集一番,就能有不小的收穫。
聽了曹行知的分析,顧朝暉心裡更加有底,開始期待起第二天真正去收貨的情況了。
等吃飯的時候,曹行知又拿出帶來的好酒,顧朝暉也陪著村長痛飲了一番,村長高興的眼睛放光。
後來顧朝暉又挑出好菜好肉,還有大饅頭,送到外屋灶臺上,讓正在吃野菜湯和苞米麵貼餅子的村長媳婦和孩子改善伙食。
村長更加感動,藉著酒勁直接表態,“明天我用大喇叭幫你們招呼招呼,讓各家各戶把老舊東西都拿出來,你們隨便挑。”
聞言,顧朝暉和曹行知簡直哭笑不得,可也覺得這不失為個好辦法。
第二天一早,村長信守諾言,去村委會用大喇叭給倆人好頓宣傳,說城裡來了穩妥的買賣人,讓村裡人都把家裡有年頭的東西拿出來,讓買賣人看看,有合適的就能賣個好價錢。
村子窮,生活不好,聽說能有賺錢的機會,村裡人都不想錯過,尤其這買賣人還有村長作保,想來應該跟前兩年來的那些盜墓賊不一樣,於是各家各戶在聽了大喇叭之後,趕緊回家蒐羅起來。
還未等到中午時分,村長家的院子裡已經被村裡人擠得沒有落腳地方了。
為了維持秩序,村長讓大家把東西放下,先回去,等顧朝暉他們看完了再說。
可大家都不放心把東西放下,都覺得自家的是寶貝,怕被別人順手牽羊拿了去。
沒辦法,村長就讓大夥捧著寶貝在院子裡排起了隊。
屋裡,顧朝暉和曹行知按個看著村民們遞上來的東西。
說實話,不是沒有值錢東西,可卻沒有什麼特別值錢的,甚至連能解決顧朝暉學費的物件都沒出現。
村民拿出來的東西,要麼是銅錢,要麼是新民時期的銀幣,再不就是有些年頭的瓶瓶罐罐,可最早的也就是頭一百來年的東西,實在是沒什麼意思。
這些東西,以現在的價格來看,即使品相好的,也就賣個百八十塊,可他們大老遠來一趟,也沒多餘的人手,這種雞肋的貨色,便不想要,即使收了也沒辦法往回扛啊。
可看著村民們渴望的眼神,顧朝暉實在不落忍,即使曹行知告訴他,“這大錢最多也就賣這個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