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非常滿意,且不說孫大娘早就惡名在外,就是換一個普通的婆婆,她也寧可姑娘結婚之後出去租房住,這樣就不用在姑婆眼皮子底下過活。
自古婆媳矛盾不可調節,閨女又是個直脾氣,姑婆如果存心為難的話,肯定少不了要吵架。
就算女婿明事理,但那吵吵鬧鬧的日子也過不消停,莫不如搬出去住,雖然眼前看來是艱苦了點,可好歹落個清靜省心。
因此,對於顧老爹的說法,林母沒有什麼異議。
她看對方臉上隱隱有些憂愁之色,還反過來寬慰顧老爹,道,“親家,這事兒你不用當負擔,他們倆都是知道過日子的好孩子,以後條件慢慢肯定會好起來的,你們家老三是個好樣的,我也放心把蔭萌託付給他。我這個作丈母孃的都沒二話,你還有啥好犯愁的。想想咱們年輕時候有啥啊?房子都是自己蓋的土屋,結婚時候就兩雙筷子,兩隻碗,多一個盤子都沒有,這麼些年不也過來了?何況是他們年輕人,以後肯定是越過越好,只能比咱們強,不會比咱們差就是了。”
林母這一番深明大義的話,讓顧老爹徹底放下了心裡的顧慮,笑著點頭道,“是,親家母說得對,只要他倆好好過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說著,他又把顧朝暉叫到跟前,囑咐道,“老三,你這丈母孃和媳婦兒都是好的,後面能不能過好,可全看你得了,咱們老顧家的爺們也沒大本事,但必須務正業,到啥時候都不會錯,知道不?”
顧朝暉聽了忙點頭,又和林蔭萌一起給他爹和林母倒了一回茶。
傍中午的時候,林母留他爺兩個吃飯,顧老爹卻執意要走,他道,“家裡還有事兒,我得回去料理料理。”
見此情形,顧朝暉也不便多留,跟著他爹一起出了門。
爺兩個往家走的時候,顧朝暉笑著說他爹,“爸,你還挺見外,人家留你吃飯,你還非得走,以後就是一家人,哪有那麼多講究。”
誰知顧老爹卻橫了他一眼,然後嘆了口氣,說,“林蔭萌她媽畢竟是寡婦,咱們兩個大老爺們怎麼都不方便,你還行呢,是未來女婿,我這老公公,第一次上門就年糕腚似的,粘在凳子上不走,說出去不讓人笑話?”
一提這茬,顧朝暉不說話了。
其實對於顧老爹早年間的風流韻事,他也聽說過一些,雖然那時候他歲數小,但街坊鄰居的孩子們在一起玩鬧,有時候打起架來,就把對方家裡的醜事都翻出來胡說一起。
顧朝暉小時候就被鄰居家的孩子罵過,說他爹和寡婦搞破鞋,他媽是孫二孃什麼的。
他還因為這個跟那小孩幹了一架,雖說把對方打得流了鼻血,但回頭人家家長就找上了門,說得也很難聽。
顧老爹當時還因此揍了他一頓,雖然打得不嚴重,但顧朝暉覺得很委屈,別人汙衊他爹,他去爭理,怎麼反倒被老爹給揍了一頓。
小小年紀的他,站在牆角哭得傷心,顧老爹剛要上前安慰,孫大娘卻在一旁冷嘲熱諷起來,那話雖然顧朝暉記不清了,但也知道不是好話,甚至比之前那個孩子罵得還要難聽幾分。
顧老爹那時候還年輕,只有四十來歲,顧朝暉只記得他最後掀簾子出屋的背影顯得特別憤怒和憋屈,從此之後,他爸好像就一直住在東廂房沒再回來。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些細節,顧朝暉已經想不起來,但今天聽了老爹的這番話,他忽然覺得,也許當年的事兒怕是另有隱情,只是他作為兒子,也實在是不好問,這種陳年舊事,除非他爸自己願意主動說起來,否則,恐怕真的沒辦法得知當年的真相了。
但不管怎麼說,原來還覺得自己父親身上有汙點,因為這個,還不太跟他親近的顧朝暉,透過這次會親家,他又對自己老爹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這種認識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