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看之後,德方態度明顯軟化了幾分。
廠長趕緊又把翻譯叫來,跟外方解釋,說這就是之前他們給另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加工的零部件,採用的就是東德標準。
德國專家看過之後,讓霍夫曼當代表跟廠長溝通。
“這真的是你們在沒有規範化生產線的情況下,純手工製作的麼?”
廠長被高大的德國人盯著看,很有有壓力,不禁心裡也有點沒了底,他趕緊看向跟他一起進來的杜大海,這零件是他們車間生產的,他應該心裡最清楚啊。
杜大海接收到廠長求救的眼神,立即堅定表態,乾脆答道,“沒錯,就是我們的工人用半自動車床手工車出來的。”
得到答覆之後,霍夫曼連同身後的一眾德國人都有些驚訝了。
“能不能再多拿幾個零件過來,我們看看。”
杜大海聽了翻譯的話,沒用廠長再吩咐,趕緊去隔壁的展示間裡又取了十來個小零件過來。
德國專家拿出隨身帶的測量小工具,一個個的都戴上眼鏡,開始仔細測量起來。
結果讓他們很意外,也覺得不可思議,半自動車床能達到這樣的加工水準麼?太難以置信了。
要知道現代加工製造業的里程碑之一就是統一了標準。
可即使公佈了標準,仍不能保證在作業中的微小誤差,尤其是在半自動化時代,在依賴人工的階段,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精益求精的德國人對人工和手工技術極其不信賴,他們覺得人的因素是最不可控的,與人相比,機器的精準度更高,因為他們不會受到情緒和工作強度的影響而降低工作質量。
因此德國人雖然不是第一個發明生產線的國家,但卻是生產線應用最廣泛,自動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
這次德方之所以會同意來機械加工廠考察,也是因為廠裡誇大其詞,聲稱組裝了國內乃至國際上都先進的車床零部件生產線,而郵寄來的樣品也是精度極高的,所以才引起了東德方面的重視。
可誰知,到了現場一看,竟然被告知,精準度如此高的零配件,竟然是人工打造的。
雖然和預期截然不同,但卻從另一個方面引起了德方的興趣。
他們倒是有意看一看,這個加工廠到底是有怎樣的一支優秀技工團隊,竟能打造出這樣堪比流水線產品的零部件
因此他們暫時放棄了立即中斷合作的想法,而是向機械加工廠提出要去生產車間參觀。
廠長一看外方態度有所緩和,哪敢不應承,這年頭,要是外資合作談不成,錢賺不到不說,再搞出點外交危機來,他可吃不了兜著走,之前也是太大意了,現在想想也真是後怕。
本來今天的日程裡也包括了參觀加工車間,所以按照預定計劃,杜大海把一隊外賓領到了自己的車間。
還沒等進車間,只是從大門裡往裡面張望,德方專家就直搖頭。
確實是,大遠一看就能發現,車間裡的裝置都很老舊了,甚至有些裝置還是二戰結束之後,從蘇聯運過來的老古董,而這些老古董裡,就有蘇聯繳獲德國兵工廠的車床,最後輾轉到了這家機械加工廠裡。
外方專家還沒等問情況,僅是看著加工裝置就頻頻搖頭,交頭接耳。
甚至隊伍裡有個穿風衣的金髮專家直接說道,“不用看了,這群狡猾的中國人肯定又是在騙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了,這麼陳舊的裝置,怎麼可能加工出精密度如此高的零部件呢,我看八成是他們從日本進口來的零件,糊弄我們,想騙點投資罷了。”
這話一出,外方的專家隊伍立即亂了起來,大家分成兩派,一派主張看看再走,另一派則表示要即刻走人,讓機械廠方面下不來臺,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