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暉一見確實是陌生人,兩人坐下一聊呢,發現此人對他們這行非常瞭解熟悉,說起行裡的事兒,如數家珍,各種門清,顧朝暉也好奇,按說他自己也算是機械加工行業裡數得著的人物了,可這位行業專家,自己卻從來沒聽過啊。

但男人卻一直沒表露自己身份,只說是對這行有興趣,另外幫著朋友聯絡個生意,想找技術好的廠子給加工一些高精尖的零部件。

說著,他就將那個零件樣本拿了出來。

顧朝暉接過一看,發現確實不一般,很多角度都比較難做建模,精度要求也高,這種零部件,恐怕以目前的數控機床的水平,是很難加工出來的,要是做,只能手工製作了。

他又問了問對方的需求數量,只有區區三十個,太少了,連量產底限的零頭都不夠,

要說指著這單賺錢,那是根本不可能,而且顧朝暉的廠現在根本不接手工活,一來費時費力,二來工人們現在的手工技術普遍退化了,像這種難度的零部件,他們廠裡,估計除了他本人和孫炳勝能勉強試試,其他人根本沒有可能。

但顧朝暉卻沒有馬上拒絕這個人,而是一直在端詳著零部件。

那人看出他感興趣,便說道,“怎麼樣,顧總,有沒有興趣,雖然量不大,但現在敢接這活,能接這活的人,我跑遍大半個國家的機械加工廠了,都沒人點頭,最近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我才回到老工業基地這邊,尋思著找個技術高超的老師傅給試試,要是還不行,只能回絕我那個朋友了。”

這麼一說,顧朝暉眼裡立即燃起了兩團火,他這人沒別的毛病,就喜歡挑戰不可能,尤其這兩年事業順風順水,一切都太順了,他反而覺的沒有挑戰性,正巧有這麼個機會送上門,他決定自己操刀試試,看看能不能把這個零件拿下。

但真正點頭同意之前,顧朝暉還是問了個詳細,他道,“這活我可以接,但你得告訴我,這東西是做什麼用的,我可不做那違法亂紀的事啊。”

那人聞言哈哈大笑,然後從皮包裡拿出一份“保密協議”,說道,“咱們有正式的協議,如果您能接下來,一切都按正規程式來,這個您放心吧。”

顧朝暉這才點了點頭。

可,簽完協議,接了活之後,他又想了想,還是覺得奇怪,一共三十個零部件,至於大張旗鼓的簽訂多達近百頁的協議和合同麼,這事好像不同小可。

但研究新事物的熱情和好奇心已經蓋過了這些,從接下訂單之後,他便開始了專心的鑽研工作。

顧朝暉這些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企業管理上,但技術工作也沒扔下,尤其是手工車床加工這方面,他當初給廠裡的裝置升級換代的時候,特意留下了一臺老式的德式車床,就是為了留下給自己練手做實驗用的。

包括他們廠現在量產的很多零部件,在最初建模的時候,都是顧朝暉親自畫圖紙,在手工車床上車樣本,然後反覆校準之後,再在計算機上建模的。

這樣的精工細作,使他們廠生產的配件的精準性極高,在生產中的差錯率極低,所以才能在同行業中揚名。

而顧朝暉還親自帶了幾個徒弟,想著讓年輕一代在掌握新技術的同時,不忘了手工製作的技藝。

因為無論到什麼時候,機器製造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手工工藝,原因很簡單,機器不具備創造能力,而技術工人卻能在親手製作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獲得靈感,增長技能,為後續技術革新和開發夯實基礎。

所以,顧朝暉雖然已經離開一線生產很多年了,但他並沒有真的將自己懸在半空中,而是始終沒有離開技術工作,始終都在保持著自己對這行的熱情,也在不斷更新著自身的技藝。

這筆訂單之所以能引起他的重視,也是因為這批零部件的難度引起了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裁文裡當秘書[穿書]

賣花兒姑娘

總裁在真香的路上趕來

一年春天

穿越六零當知青,我家小院通香江

冒水指尖

返回1998

木子心

大明,長生以後

江天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