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朝暉也沒跟他謙虛,說道,“裝置是不錯的,就是現在缺人才,所以才要辦學校,要是你能在人才和技術上再幫幫我,那我這事業才能後顧無憂的發展起來啊,現在全看你的了,霍夫曼。”

霍夫曼聽了哈哈大笑,說,“顧,咱們是互利互惠,這件事是相互幫忙,不瞞你說,我也正打算接手一所職業技術學校,如果咱們能合作成功,我的計劃也能順利了。”

一聽霍夫曼也要辦學,顧朝暉更是高興,他之前去德國考察學習的時候就發現了,德國工廠和技術學校合作的模式非常好,屬於定製型培養,需要什麼人才,直接讓學校培養,畢業後直接入職,這種教育實用性非常強,可以說是相當成熟也相當先進的校企聯營的模式了。

如果能和霍夫曼在辦學上合作,那自己就能更進一步,實在是大有裨益。

如此一來,雙方合作意向都非常強烈,又是多年的老朋友,這事兒幾乎不用談便成了,後續的也就是等著顧朝暉這邊的學校專案爭取下來之後,再談合作細節的事情了。

霍夫曼和德國工程師的到來,一時間在同行業裡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中外合作這種模式在經濟開發區並不少見,但一般都是外國人主動找本地的企業來合作,可合作模式多是外國人出錢,本地人出力,說白了,對方是奔著本地的廉價勞動力來的,這種合作,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不說,外國人為了防止自己的技術被偷學,核心技術都不會透漏,會專門安排外國工作人員在這裡對技術做好保密工作。

所以,即使有外國人在經濟開發區裡工作,說得不好聽點,乾的也是監工的活兒,本地企業跟外資的合作是不對等的,自己付出勞動之後,還往往得不到外方的應有的尊重,就像之前林蔭萌她們的合資服裝製造廠一樣。

因此,顧朝暉這種直接邀請外國專家,而且是一請就到,請來之後,還能進行高層次的技術合作。

關鍵顧朝暉還不用出讓自己的公司股份或資金來做交換,雙方的關係是對等的,這種情況在經濟開發區裡,還是第一次,肯定讓人矚目啊。

豈止是矚目,簡直是嫉妒。

之前幾家從顧朝暉這裡挖人的老闆,現在眼睛都紅了。

他們不惜出重金從顧朝暉那裡挖來的人才,起先確實是幫助廠裡應用起了數控裝置,可很快,由於不能參加後續的培訓,這些工人在技術上就表現出了後勁兒不足的狀態,客戶再要求訂購技術要求高一點的零件,他們這些廠子裡的技工就力不從心了,雖然當時勉強應下,可卻不能如期交貨,違約之後,這些廠裡都不同程度的承受了一定的損失。

可人是他們挖過來的,總不好就這麼辭退,再說雖然不懂高階技術,可也懂基礎技術吧,多少還能應付一陣子。

但廠子要想發展,就得再學新技術,那怎麼學呢?把人再給顧朝暉送回去?那顯然是不現實,已經從人家那裡挖人了,再把人送回去培訓?

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啊。

起初,他們還看著顧朝暉因為人才流失撓頭了一陣,心裡暗爽,可現在自己陷入了無法突破的瓶頸,但顧朝暉那邊卻立即透過培訓彌補了空缺不說,甚至還邀請了外國專家,看起來是要進行更高層面的技術合作了,這種層次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遙不可及了。

即使知道自己的廠子和顧朝暉這邊相比已經沒了可比性,可其他幾個廠的老闆一是好奇,二也是嫉妒,就想著探個虛實,沒準顧朝暉只是虛張聲勢,根本是拿這些花架子糊弄人呢?

因此,自從霍夫曼他們一行人來了之後,顧朝暉的工廠門口總有人探頭探腦,鬼鬼祟祟的,車間主任也跟顧朝暉反應,說是這兩天有人託關係跟廠里人打聽情況呢。

聞言,顧朝暉冷冷一笑,這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裁文裡當秘書[穿書]

賣花兒姑娘

總裁在真香的路上趕來

一年春天

穿越六零當知青,我家小院通香江

冒水指尖

返回1998

木子心

大明,長生以後

江天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