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節,貴妃起居注,御井烹香,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都是若無其事樣子,便都沒多說什麼,皇帝又給太后請了安,便退回往乾清宮去了。
他走出門時,心中忖度:看來娘根本不知道徐循來過……清寧宮事事忙亂,若得了一兩個人照拂,這件事還未必能傳得到她耳朵裡。徐循能聽她的話,連昭懿貴妃葬禮都不露面,以孃的性子,應該能夠滿足了吧?起碼這幾個月,是不會再找永安宮的麻煩了。
太后望著兒子的背影,也還算滿意:自己壓制貴妃也有段日子了,太后又何嘗不清楚此事她不算佔理?從強力壓制貴妃的那一天起,她就等著皇帝來為她說情,畢竟,這也不是皇帝第一次為了自己的貴妾過來開口了。
不管是徐循沒開口,還是皇帝選擇了沉默,起碼今日他並沒有為貴妃說情的意思,哪怕自己這一筐梨送去,貴妃只怕是按捺不住,早就給皇帝遞了話了。
畢竟情分還是不如孫氏,又或者說,在那次以後,皇帝也改了性子,懂得在宮裡行事,也該講宮裡的規矩了——做婆婆的搓摩皇后的時候,他都沒開口,這回為了一點小事就給貴妃出頭,無疑就很不合規矩。
太后的唇角,不禁便微微上揚——對她來說,皇帝樂於講規矩,總不是一件壞事。這宮裡若是沒了規矩,那才叫心煩呢。
至於徐循此刻的心情該是如何,她也多少能想得出來。要讓一個人難受,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對症下藥,讓孫皇后難受,捧起個皇子養母便足夠了,而要讓徐貴妃難受呢……
說實話,在太后心裡,徐貴妃一直是要比孫皇后更棘手些的,不是昭懿貴妃的死,她還很難恰到好處地宣洩掉心頭的這口惡氣。
自然了,她漫不經心地想——也不能太過分了,徐氏就算毛躁些,究竟也還是好的,起碼,把她壓得太厲害,孫氏就又該起來了……比起孫氏,她倒寧願看徐氏得意。只是在這之前,要好好地磨一磨她的性子,教曉她明白事理罷了。
等喪事過後,若她懂得過來請罪示好,胡氏自然會為她說話的。就看在胡氏面上,這個下臺階,太后也沒打算往外推,只不過到底什麼時候往外走,就得看她的高興了。
#
雖是盛夏,但昭懿貴妃的喪事辦得到底還是很有條理,很有皇家的體面。幾乎是一夜之間,大靈棚就立了起來,祭壇也齊全了,祭文也齊全了,至於黃紙白幡、孝服麻冠之類的東西,也在一夜間全置辦了出來。各外命婦入宮致祭時,一切早已經有條不紊,過去一夜的忙亂,壓根沒留下一絲痕跡。
不論僧道,皇家供養的出家人也自然到了個齊全,該做法事就做法事,該拜就拜,各外命婦每日侵晨入宮,至晚方回,雖然辛苦,卻沒有敢於怠惰不出面的。如今東廠橫行,若是真病還好,若是裝病,對景兒這就是天大的罪名。風險和收益,並不成比例。
如是勞累了七天,昭懿貴妃的陵址也選好了,不過起墳又是一件很緩慢的事了,七日後出大殯,棺柩暫時停於長陵廟中,待到金山陵成,再正式下葬。出大殯時少不得又要給全城百姓看了一番熱鬧,文武百官並外命婦均要參與路祭,凡是宮裡有喪事輟朝的時間,泰半都不可能讓朝廷官員閒著的,反正過去的七天裡,總有好多禮儀要他們參與,態度亦是絲毫怠慢不得。
出過大殯還不算全部結束,之後七七、百日,都還要再加祭祀,宮裡諸人引了成穆孫貴妃的例子,各藩王為昭懿貴妃服期年孝,至於皇帝和眾妃嬪,自然更減上一等,服上三月大功孝,也就算是意到了。
當然了,不是父母熱孝,肯定不會禁止行房,只要不鬧得太過分,也不會有人出來約束。基本上,眾人在出殯以後不久,也就恢復了日常生活,只不過原來宮裡沸沸揚揚的內安樂堂一事,被昭懿貴妃的喪事一岔開,現在倒是暫時轉入了低沉期,沒有多少人再談論這放人出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