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節,貴妃起居注,御井烹香,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願,甚至沒有在意、權衡,只因為太后輕飄飄、無傷大雅的一念,她們的命運,便已經終結在了正月初三那個晚上。
進宮這麼久,其實,她早該習慣。
“那趙昭容——”她猶有些不解,“老孃娘不會連她也——”
“第一個死的就是她。”皇后冷笑了一聲,“不知天高地厚的淺薄東西,她知道什麼!大哥去世症候,和昭皇帝如出一轍,按冉太醫說法,甚至文皇帝也是這麼去的。血脈裡有病根罷了,若是你照顧出來的,昭皇帝去世前,還不是老孃娘在側服侍,這是說老孃娘也有問題?”
趙昭容喊那一聲,實在很符合她趨炎附勢的作風,她的反應之快,也算是一絕了。只徐循沒想到居然還有此前情,她這才明白為什麼皇后分析殉葬可能時,沒算上皇帝的病情,昭皇帝去世還沒有十年,宮裡的老人還有很多都正當壯年,太后不可能也犯不著拿趙昭容這句話來打自己的臉,這一記馬屁,是拍在了馬腿上。
徐循搖了搖頭,不再糾纏這個問題,她道,“罷了,不說殉葬的事,只說如今清寧宮的狀況。這改立襄王的事,進行到哪一步了?大哥的遺詔裡都說了什麼,你仔細說給我聽。”
皇后苦笑道,“這幾天也亂得可以……我從頭和你說吧。”
皇帝突然去世,第一件事自然是找人了,雖然他的家人基本都在這裡,但天子畢竟不同,太后的反應也很標準,先不報喪,而是立刻急招內閣三臣、英國公入宮,大家在最初的震驚和悲痛過後,自然要坐下來商討遺詔問題。一切程式都和徐循猜想得差不多,遺詔也是中規中矩極為簡單,無非就是國家大事皇太后皇后做主,傳位於皇長子,喪事怎麼辦等常規問題。
這份遺詔雖然是皇帝口氣,但太后也是絲毫不能做主,必須閣臣草詔,嗣皇帝又小,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當時很順利地就草詔好了,等著用印簽發,接下來大臣自然退出開始操辦喪事,太后這裡也忙活起了各種瑣事,比如說殉葬什麼的,一切似乎是井井有條——結果才是當晚,太后就反悔了,竟扣住遺詔不發,召集三楊進宮議事,有立襄王為帝之意,用的理由都是現成的: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襄王素來賢德,比起幼小而且不知天賦的栓兒,更適合做國朝之主。
這種思維自然不可能被三楊贊同,然而沒有遺詔,皇帝理論上又不算是死透了,也無法進行下一步驟,所以現在就僵在這兒了,皇帝已經去了第六天,就快到頭七了,喪事還沒開始辦,但天下人又從各種渠道知道他已經去世了,可想而知,如今的朝局該有多麼動盪不安、人心惶惶,宮裡又是多麼的議論紛紛了。
“如今她就帶著栓兒住在清寧宮裡,也不大見內閣。”皇后沉聲道,“亦不見襄王,內閣請見了幾次,她都沒有反應。我也去了幾次,結果自不必說了。”
這是正月裡,還沒公務,不然簡直宮務都要停擺,徐循望著皇后,凝重問道,“你老實和我說,你覺得她欲立襄王,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
公心不必說了,真是為社稷考慮。畢竟襄王有賢名,且兒子多、身體好,和似乎不算多聰明,也根本不知能否養大的栓兒比,肯定更適合管理國家大事。徐循憑自己常識判斷都知道這肯定對國家是更好的,栓兒上位,伴隨的自然是更為複雜的權力和宮廷鬥爭,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小的孩子,讓人如何能夠放心?
至於私心,那也沒什麼好隱瞞的,栓兒被皇后養大,自然和她親,祖母可比不得母親,現在還說不出什麼,等栓兒再大兩年,開始有主意了,皇后地位自然水漲船高,做太皇太后,有時可不如做皇太后舒服。再說,栓兒上位那是名正言順,沒什麼好感激的,若是襄王繼位,必定會對太后百般孝順,太后只要活著一日,在內宮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肯定會遠比皇帝在時又或者栓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