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節,我本閒涼(妾本閒涼),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宮裡面就來了人,傳了蕭徹的話,要陸錦惜出去“走動走動”了。

當初宮裡面求皇帝這件事的時候,她答應了什麼,皇帝清楚,她也清楚,且兩個人都沒忘。

旨意一下來,陸錦惜便心領神會,往各武將家串門去了。

沒兩天,再上朝的時候,大部分說話有分量的武官武將,便都已經倒戈,不僅贊□□改科舉制,就連先前他們一直詬病的議和,都沒反對了。

滿朝的文臣簡直懷疑自己是見了鬼。

直到很後來,才知道這背後有陸錦惜活動的影子,想起來自然在心裡咒她,可也沒辦法啊。

這件事,皇帝是鐵了心要做,且還有人做。

你要問是誰?

滿朝文武,還能有誰?

就一個顧覺非了。

科舉制,茲事體大,不是說動就能動的。

很多人迂腐不化,寧願就這麼放著癱著,也不願意往好裡改改。

可顧覺非並不在其列。

他這人,見得多,看得遠,胸有丘壑,只與當初的陸錦惜一般,覺得這科舉制動一動,再配合著議和的大勢,將會有一種奇妙而長遠的效果。

所以,在此事出了第五日上朝的時候,他竟然就遞上了一封厚厚的摺子。

折內詳陳科舉改制之利弊,且用了一種十分高明的說服之法。

——這摺子,陸錦惜當時沒看到,是事成之後,才輾轉傳到她這裡來的。

折上陳明的利弊,有理有據,自不必細說。

最引人注意的,乃是他對前朝史料的引用和各方面資料的列舉。

大夏之前不是沒有過別的朝代,更不是沒有過別的民族,其中就有外來蠻族入主中原一代。可最終的結果,是這些蠻夷都被中原的風土人情同化,未讓中原失去原本的根基。

對比到眼下來看,自然不需要多擔心匈奴。

相反,若能引各族來中原,習中原之文化,甚至參加中原之科舉,也在朝中為官,無疑會納入一波新血,更讓周邊各族歸附。

大夏的天子,也將成為各族的天子。

如此,焉能不讓人心動?

更不用說,那令人安心的數字了。

他在摺子中推測了頭幾年參加科舉的外族人數,可以說寥寥無幾,因為這兩年在中原的外族本就不多,能識文斷字的更少,根本沒那個能力與大夏的文人們相爭。

所以短時間內,科舉改制引入蠻夷一條,對大夏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從長時間來看,是斂盡天下英才為大夏所用,且重文之風若能推行開去,亦能感染西域各族,減少邊關戰禍。

如此一番辯駁下來,朝中文臣雖還頗有微詞,可也實在沒辦法反對了。

他們極少與顧覺非一般走遍各方,更不用說他當年結交過整個江南士林,在他表態之後,民間支援科舉改制的萬民傘都給寫了上來。

其他人還有什麼膽氣反對?

引入外族人這一條都透過了,剩下另一條允許身有殘疾之文人士子參加科舉,本就是眾望所歸,根本沒遇到什麼阻力,輕而易舉就透過了。

科舉改制的事情,就這般轟轟烈烈落下了帷幕。

訊息傳到陸錦惜這裡的時候,她正跟衛仙坐在園子裡喝茶,聽她說薛凜得了機會升遷的事情,心裡沒什麼波動。

直到白鷺激動紅了一張臉走上來,她才抬了頭。

“成了?”

連著幾日來,京城裡種種議論就沒消停過,陸錦惜一看白鷺激動成這樣,大約就有了數,直接問道。

白鷺恨不能跳起來了。

前些天陸錦惜去武將武官那邊“賣慘”的時候,她可是都跟著,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虐文直播見義勇為

蟲爻雅君

非典型庶女

時鏡

末世女王成了丫鬟只想躺平

崔嵐岱

火石山劍俠傳

石榴的骨頭

重生之出人頭地

鬧鬧不愛鬧

空亡屋

西西弗斯